前言
明明是別人犯了錯,最后卻把鍋甩給別人,把自己裝成受害者。
西藏墨脫那件鬧得滿城風雨的“救護車旅游事件”,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原本只需要花200塊錢就能解決的小事,硬是被搞成了全公司停業整頓的大新聞...
事件始末
事情發生在4月12日,張先生和朋友們本來高高興興地去西藏墨脫玩,沒想到碰上了這么一出奇葩戲碼。
那天墨脫剛入夏,陽光明媚,進城的路上車流量挺大,畢竟墨脫的路本來就窄,單行道還能勉強通行,但一到旅游旺季就容易堵起來。
一開始大家車子都乖乖排隊前進,突然后面傳來了刺耳的警笛聲。張先生一聽就知道是救護車,趕緊靠邊停車讓路。
這很正常嘛,救護車肯定是遇到緊急情況,必須優先通行。當時張先生也沒多想,覺得救護車不是在轉運病人就是在趕去救人,完全沒覺得有什么不對勁。
可誰知道到了墨脫縣城前面的第一個景點“大瀑布”時,張先生發現剛才那輛救護車居然停在景點旁邊。
這就有點怪了,不過張先生還是沒太在意,心想可能是救護車在這里執行任務呢,于是拍完照就繼續往前走。
走到距離墨脫縣城大約三分之一路程的地方,奇怪的事情又發生了——那輛救護車又出現在張先生的車后方,還開著警笛試圖超車。
這下張先生心里有點不痛快了,忍不住拿起對講機跟救護車溝通,說前面已經給它讓過路了,怎么還鳴著警笛往前擠。
即便如此,救護車的警笛依然沒有停下來,依舊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強行往前擠。
這下不只是張先生一個人不滿,旁邊車上還有熟睡的孩子被吵醒哭鬧起來,大家都開始抱怨,有人甚至想提醒救護車,既然不出任務就把警笛關了吧。
結果救護車上的人態度特別強硬,聲稱開不開警笛跟大家沒關系,這話一出口,周圍的車主全都炸了,不少人直接下車理論。
爭吵中,一個穿著風衣看起來挺斯文的男士從救護車上下來,而張先生的朋友也上前表明身份,試圖用法律知識勸說對方。
按照規定,如果沒有轉運病人是不能拉警笛的,可沒想到這位男士竟然反咬一口,說這事不歸你們管,歸公安機關管。
就這樣雙方爭論越來越激烈,當有人說要舉報他們時,這位男士更加囂張,直接亮出了自己的身份,表示大家可以隨便監督舉報。
爭執過程中場面逐漸失控,有人沖到男子面前貼臉對峙,周圍車主紛紛拿出手機拍攝,一邊拍一邊罵。
隨著矛盾升級,張先生已經報了警,并且拍下了違規車輛的照片,最后救護車被迫停下等交警到場處理,這時候救護車上的人也不再那么囂張了。
交警來了解情況并疏導交通后,一位穿著大衣、短裙、長腿皮鞋的女士也從救護車上下來了,怎么看都不像醫護人員,卻還理直氣壯地跟大家爭論。
最終交警將這輛救護車連同相關人員一起帶回了交警隊,還讓舉報人見證,拆除了救護車的警笛并對駕駛員罰款200元。
本以為事情到這里就結束了,可沒想到被罰之后他們還不甘心,非要找回場子,這才引發了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輿論風波,但實際上事情遠沒有那么簡單....
事情升級,男子自食其果
事情發展到這兒本該畫上句號了,罰款200元,警笛拆除,大家各自回家,張先生把視頻存在手機里,也沒打算再翻出來看。
畢竟誰還沒遇見過倒霉事呢?碰到這種拿救護車當旅游工具的奇葩人,講出去也就是個飯桌上的笑話罷了。可沒想到,有些人的臉皮厚度簡直刷新了張先生的認知底線。
事情發生一個月后,張先生接到朋友電話,說開救護車的那三個人居然一直在投訴他們,甚至還投訴了辦案交警。
這下張先生徹底懵了,自己明明是在做一件正義的事,反而成了被告,對方顛倒是非,說是張先生他們無理取鬧攔住了救護車。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負責人還投訴到了處理他們的交警身上,聲稱交警沒有執法權限,不該拆他們的警笛,更不該罰款。
這種倒打一耙的能力簡直令人嘆為觀止,而張先生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查出了這個男子的身份,并將其曝光在網絡上。
經過調查發現,這輛救護車掛著海南牌照,車牌號為“120BB”,這種特殊的車牌沒點門路根本申請不到。
而且這輛車屬于海南經緯航空救護站,那個囂張的男子竟然是經緯航空醫療急救服務有限公司西藏站的負責人。
難怪他那么有底氣,原來是背后有硬靠山!不過再硬的靠山也擋不住現在是自媒體時代,張先生想了想,覺得不能再忍了,掏出手機里存的視頻,發到了網上。
視頻一發布,立刻引發全網轟動,大家都不敢相信,救護車居然會拉著警笛去旅游景點打卡,這操作簡直神乎其技。
知情人士也紛紛站出來爆料,證實了張先生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隨著輿論熱度不斷攀升,很快這件事登上了熱搜榜。
各大媒體緊跟著進行報道,甚至連央視新聞都用了一個整版來報道此事,一時間海南經緯航空醫療救護站的社交賬號評論區被網友“攻陷”,全是調侃和諷刺的聲音。
看到事情發酵到這種程度,三亞衛健委迅速介入調查,結果發現經緯航空醫療急救服務有限公司確實存在違規使用救護車的行為。
進一步調查發現,這家公司根本沒有開展陸路醫療急救轉運業務的資質,那個掛著120BB牌照的救護車根本就不是正規醫療急救轉運車。
最后衛健委對經緯航空醫療下達了停業整頓的通知,并責令其整改。原本一件只需要花費200塊錢就能解決的小事,因為當事人的一再狡辯和投訴,最后變成了公司停業、全網關注的大事件。
常言道,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張先生原本沒打算把視頻發出來,給對方留了面子。
可對方不領情,不僅去投訴,還多次投訴,做錯了事不但不認還倒打一耙,最終只會把事情越鬧越大,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