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的夸張宣傳中,外資車都在下滑,日系車更是似乎快要退出中國市場一樣,然而實際的數據卻與媒體宣傳大相徑庭,本田、日產以及某國產車企都是如此,他們的實際表現與媒體宣傳差距甚遠。
2025年第19周國內汽車銷量排名顯示,前十大汽車企業中,除了電車一哥之外,都是傳統汽車企業,其中位居第十名的奧迪銷量都超過萬輛,也就是說進入前十大汽車企業的門檻得在周銷萬輛以上,新造車當中很遺憾地沒有任何一家周銷過萬輛。
本田正是其中之一,這一周本田的銷量達到1.43萬輛,位居第八名,很明顯本田汽車在國內汽車市場仍然占有一席之地,遠不是互聯網宣揚的本田就快退出國內市場了。
與本田有同樣境遇的還有韓國車企,韓國現代汽車在國內市場確實相當頹勢,4月份的數據顯示悅達起亞的銷量達到2.2萬輛,比東風本田還多出100多輛,這實在是讓人難以想象的,位居合資品牌第七名,都以為韓國車在中國市場已沒太大存在感了,卻沒想到起亞在中國市場竟然還有一定的地位。韓國現代汽車集團更是繼續穩步增長,2024年在全球市場的排名提升了一個位置,而居于全球第三。
日產是另一家在國內互聯網中境遇悲慘的汽車企業,確實日產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在下跌,但是日產的軒逸卻依然在國內熱銷榜單上,4月份軒逸銷量達到2.4萬輛,為熱銷車型第二名!
從這份榜單還可以看到某國產車企的車型竟然是國內熱銷車型第一名,它當下在國內互聯網的遭遇眾所周知,然而它這款車型的銷量竟然高達2.86萬輛,真正的遙遙領先。
要知道這款國產車型的售價可是超過20萬,價格并不低,由此這款車型成為國產車中的銷量擔當,真正揚了國產汽車的志氣,可是很奇怪的是這家汽車企業如今真被罵得挺慘的。
相比之下,那些被贊譽有加的車企呢?他們的車型也就幾千輛,以至于他們都不好意思說銷量了,只好屢屢拿訂單說事,然而動輒10萬輛的訂單,竟然一年下來還賣不出10萬輛,如此巨量的訂單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汽車市場的現實顯然與互聯網的宣傳存在巨大的差異,消費者在購車似乎并未受到互聯網宣傳的太大影響,如此結果,在于汽車這種產品與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存在巨大的區別。
汽車的使用壽命長達10年以上,而且一輛車往往可能是一個家庭相當大的財產之一,如此情況下消費者選購汽車往往更看重口碑,親朋戚友買哪款車,準備購車者往往會從親朋戚友選購的品牌中選擇。
汽車還非??粗厥酆蠓?,畢竟汽車的使用過程離不開汽車企業提供的維修保養服務,如此擁有更長歷史的傳統汽車企業更受消費者信賴;去年以來多家新造車陷入困境更是讓消費者對新造車心存疑慮。
筆者認為消費者選購汽車還是多從實際出發,口碑更重要,對于營銷噱頭不要過于相信,車是非常昂貴的商品,買車真的要非常慎重,質量不好的車,如果經常要去4S店報到那真是給自己找麻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