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中國電影《朝云暮雨》。
片名Strangers When We Meet (2024),別名穿婚紗的殺人少女。
電影講述了老秦和常娟的故事,兩位被命運捉弄的人,在彼此的陪伴中尋找安慰。
影片以現實主義的視角揭示了社會底層人物的生活困境與心理掙扎。核心圍繞這對特殊夫妻的情感糾葛,試圖探討底層人物的命運、人性的執念與救贖。
然而,隨著劇情的推進,電影逐漸偏離了最初的主題,節奏失調、人物塑造矛盾重重,敘事也顯得過于情緒化,最終走向了一條充滿戲劇性和煽情色彩的道路。
老秦27年刑期剛剛刑滿釋放,內心充滿對父母的愧疚。他希望通過結婚生子來彌補過去的錯誤,并想借一筆意外得來的賠償金重新開始,彌補欠下的債。
常娟因復仇誤殺而服刑14年,帶著對生命的絕望和對過去的懺悔,試圖通過自殺結束一切,內心充滿了贖罪的欲望。
這兩個角色的設定充滿張力,他們的“執念”構成了故事的核心沖突。
老秦渴望通過婚姻延續家族血脈,常娟卻一心求死,想用生命償還曾經的過錯。
老秦的執念源于對父母深深的愧疚,想通過結婚生子彌補那些無法挽回的遺憾。常娟則因對死者的愧疚和自殺的沖動,深陷對生命的絕望。
兩人的執念截然相反,老秦追求生命的延續,而常娟渴望結束一切,這種沖突最終演變成了一場無法避免的悲劇。
影片的前半段細膩地描繪了兩人關系的逐漸升溫。從陌生到依賴,他們在彼此的溫暖中找到慰藉。然而,當圍繞是否要孩子的問題爆發沖突時,關系瞬間崩塌。
可惜,導演張國立未能準確把握節奏,反而將這場關鍵的對立簡化為一場無趣的爭吵和肢體沖突。老秦的憤怒與常娟的絕望,成為了情緒的單純宣泄,缺乏對他們內心深處執念和痛苦的探究。
特別是常娟跳河后變為植物人的情節,影片質量急劇下滑。處理過于倉促,缺乏足夠的情感鋪墊,令觀眾難以與角色產生深切的共鳴。
影片的前三分之二,勉強可以稱得上是現實主義,真實反映了邊緣群體的生活狀態。
當故事轉向老夫少妻、生死相依的橋段時,畫風突變。現實主義的基調瞬間崩塌,影片變成了一段充滿純愛色彩的堅守與等待。
這個轉變讓人摸不著頭腦,仿佛在看兩部完全不同的電影。沉重的主題被過度煽情的情節所淹沒,削弱了影片的力量。
老秦和常娟的設定本該是影片的亮點,卻在呈現上出現了偏差。
老秦形象缺乏層次,他的轉變顯得突兀,沒有足夠的鋪墊,顯得不夠真實。
常娟的動機有時讓人難以理解,顯得牽強,尤其是最后她穿著婚紗跳河的情節,既不合邏輯,又過于戲劇化,給人一種為了煽情而煽情的感覺。
《朝云暮雨》原本憑借獨特的題材和人物設定,擁有極大的潛力,然而卻因敘事失控、人物塑造不夠立體以及節奏失衡,最終淪為一部平庸之作。
導演張國立試圖挖掘人性深處的復雜情感,通過老秦和常娟的故事探討命運與愛情,卻在敘事上走了偏路。人物的內心世界挖掘不夠深刻,風格的急劇轉變讓整部電影的觀感變得不協調,主題模糊不清,節奏散亂,人物的塑造缺乏深度。這些問題,使得影片的深度和高度都大打折扣。
情感的狂歡與崩塌,
錯失的救贖與探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