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近期,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拉共體各成員國外長及代表出席。王毅說,十年前,中國領導人和拉方領導人共同宣布成立中拉論壇,倡導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經過十年悉心耕耘,論壇機制已成為中拉平等對話、互利合作的重要平臺,為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增添了新內涵,為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注入了新動能。王毅總結了十年來中拉論壇取得的成果。
巴西總統盧拉(資料圖)
更讓外界關注的是,海地和圣盧西亞也派出代表參會,而他們是所謂的臺島“邦交”。對此,中方一視同仁,給了海地和圣盧西亞應有的待遇,擺放了他們的國旗,并表示支持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國家提升在國際舞臺的影響力。而且,在中美日內瓦會談結束后,就有這么多國家來華參會,可見中國大陸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巴西總統盧拉就在論壇上表示:“跟中國走得近,不擔心被美國打壓”,這凸顯了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立場。
未來,中巴有望在數字經濟、綠色能源等新興領域展開更多合作,攜手共進,實現互利共贏。另外,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也親自對中國許下承諾,確認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并肯定這能有效連接美洲、亞洲和歐洲的技術橋梁。要知道,哥倫比亞地理位置優越,是連接南北美洲的重要樞紐,加入“一帶一路”,能借助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技術等方面優勢,完善國內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推動經濟發展。
中國臺灣(資料圖)
中拉之間的貿易總規模,也在2024年的時候逼近5200億美元。在巴西、秘魯、智利這些國家,中國也早就取代了美國,成了他們的“頭號貿易伙伴”。中拉之間的產業結構非常互補,要不是“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拉美各國和中國的貿易,只會發展得更快。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當美國在拉美的經濟影響力被大幅削弱之后,特朗普再想要“拿捏”拉美國家,自然就是難上加難。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5月13日主持例行記者會。記者提問,今天開幕的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現場,為什么會懸掛所謂臺灣“邦交國”海地和圣盧西亞的國旗?林劍表示,中拉論壇是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開展互利合作的重要平臺,中方一貫歡迎并支持拉共體成員國參加論壇框架內的活動。
中國臺灣(資料圖)
而從宏觀層面看,這種模式正在對沖美國構建的單邊同盟網。在傳統意義上,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外交圍堵,多是借助價值觀聯盟進行施壓。而中國通過同時推進與歐洲與拉美的多維互動,實際上是在將這一圍堵網絡“打散”:你拉得住歐洲,我就深耕拉美;你控得住北約,我就搞定非盟與上合組織。到如今,相信很多國家都漸漸看明白了,曾經那種由一國主導、他國追隨的外交模式,正被逐步替代。取而代之的,是以中國為代表的協商型全球化,一種更具韌性、包容性的新秩序雛形,正在形成。
大陸不僅僅是經濟在發展,其國際地位、國際話語權以及各方面實力都在不斷提升,這從大陸在一些科技領域對美國的彎道超車、在什葉派、遜尼派北京握手言和都可以看出一二,所以,實現國家統一、兩岸的融合發展對于臺灣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只有臺灣民眾真正認識到實現統一對自己是有好處的,抗拒統一、追求“獨立”只會損害自己的利益,臺灣民眾才能真正回到統一的康莊大道上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