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蓁蓁,一個80后寶媽~
家有12歲兒子,在科學養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最近小區鄰居李姐家搬家,我沒事就過去幫忙。
李姐的女兒去年考上重點高中了,她把閨女的筆記和復習材料,都送給我家Coco了,我趕緊表示感謝。
聊天的時候,她說:她家女兒年年拿三好學生,作業從來不用催,秘訣是每天的四句對話!
我趕緊搬個小板凳,讓她詳細給我說說……
早晨充滿能量
第一句:"今天想挑戰什么關卡?"
清晨是大腦海馬體最活躍的時段,此時孩子的計劃能力特別強。
李姐每天都會在吃早餐時,笑瞇瞇地問女兒:"今天想解鎖哪些新成就呀?是背誦新古詩?還是攻克數學題?"
將挑戰記錄下來,放學回家核對闖關情況,通關獲得貼紙,集齊10個貼紙兌換周末露營。
讓孩子自己設定目標,能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他能品嘗到更多學習樂趣。
寫作業前巧引導
第二句:“需要我當軍師,還是當裁判?”
每次女兒寫作業之前,李姐都會問這么一句,“當軍師”就是跟女兒一起制作《作業闖關地圖》,規劃今天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每一項需要多長時間;
“當裁判”就是幫女兒計時,看她能不能在預估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你發現了嗎?
無論女兒怎么選擇,媽媽都是“幫忙的人”,而閨女可以自由選擇,如何寫作業,哪里需要媽媽的幫助。
北師大調研顯示,自主選擇學習方式的孩子,作業效率能提升35%,粗心錯誤能減少52%。
考試后賦能
第三句:“這次發現了幾個升級裝備?”
女兒考試之后,李姐從不問分數,而是說:"考試就像打游戲、撿裝備,所有的錯題,都是你學習新技巧的機會!"
這種問法能讓孩子關注進步空間,賦予他成長型思維。
?錯誤說法:"怎么計算題又出錯?太粗心了吧?你同桌是不是又拿了滿分?"
??正確說法:"作文多拿的5分是不是用了新學的比喻句?數學錯題里可藏著金礦呢!咱們把它們都攻克了,你就能提升一個段位。"
睡前圓夢
第四句:“今天最閃耀的時刻有哪些?”
李姐家有個星空投影燈,睡前她會關燈,打開星空投影,跟女兒聊會天。
一般都會聊聊今日亮點:"今天數學作業得了A!面對難題的時候,想出了新思路!"
就算再不起眼的小成就都好,都要拿出來說說,表揚孩子,讓她肯定自己,強化自信。
不得不感慨一句:學霸的媽媽,就是有方法!
其實聊天的過程,就是一次次的教育過程,我也非常喜歡跟兒子在睡前聊天。
總感覺那個時段最放松,我倆也最有話題!
有時候能聊一個小時,爸爸都要跑過來催我們快點睡覺!哈~
至于聊什么,可以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量身定制。
真正的教育,就藏在那些帶著溫度的話語里。
從今天起,換一種方式跟孩子講話吧,你會發現,每個孩子心里都住著一個“等待被喚醒”的小學霸!
記得關注+點贊+分享,讓更多家長看到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