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7日報道 據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5月15日報道,在敵對行動開始之前,軍隊歷來都會虛張聲勢,在戰場上部署大量兵力,以威懾對手。古代戰爭以大聲呼喊、敲打盾牌和儀式化舞蹈為特色。在現代戰場上,坦克和火炮發揮了這一作用。
爭相部署電子戰系統
上個月,當印度和巴基斯坦準備開戰時,它們顯示了這一做法的最新演變——部署電子戰系統。這一舉措反映了現代戰爭的新面貌,即戰斗延伸到了電子領域。
正如我們在俄烏沖突中所看到的,電子戰技術在戰場上具有決定性作用。這些系統會干擾一系列電子信號,包括用于通信、雷達和導航的信號。它們通常會阻斷全球定位系統(GPS)信號,干擾無人機和導彈的控制鏈路,擾亂地面和空中通信,削弱支持防空網絡的雷達。通過在邊境部署電子戰系統,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展示了自身軍力,同時削弱了對方進攻和防御的能力。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針對游客的槍擊事件,造成至少26人喪生。事件發生后,印度首先采取了行動,在邊境地區部署了幾個電子戰系統,其中主要的是“薩姆尤科塔”系統,由145輛戰車組成,覆蓋面積為10000多平方公里。該系統是2004年印度自行研發的,能夠進行電子監視、測向以及干擾通信和雷達信號。印度的其他電子戰武器包括用于山區地形的干擾系統“西姆沙克提”,以及可集成到“陣風”戰斗機上的“光譜”綜合電子戰系統。
巴基斯坦迅速作出反應,將自己的電子戰系統部署到前沿陣地。比如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與傳統雷達不同,它可以通過接收電子信號來探測和跟蹤空中威脅。巴基斯坦還部署了幾架商用級GPS干擾器,旨在干擾印度的無人機和導彈。此外,巴基斯坦的戰斗機攜帶了先進的電子戰設備。據報道,這些設備4月29日破壞了沿邊界線飛行的印度“陣風”戰斗機的控制系統。
對軍事結果影響巨大
雖然兩國以這種方式展示其電子戰能力似乎不同尋常,但這種部署符合現代軍事理論。印巴兩國軍方均已建立了多層次的防御網絡,旨在對抗飛機、導彈以及阻礙地面推進的火炮。這些防御通常包括用于探測和干擾來襲導彈和飛機的電子戰系統。
與此 同時,電子戰已經成為突破這些多層防御網絡的首選方法。它可以干擾支持防空網絡的雷達系統,從而使防空網絡成為飛機和導彈的襲擊和摧毀目標。一旦敵人的防空系統失效,本國軍隊就獲得了暫時的空中優勢,從而能夠在遭遇最小阻力的情況下進行進一步的導彈和空中襲擊。
電子戰系統還會干擾通信,使對手難以協調響應、發出警告或發動反攻。此外,這些系統的部署會帶來心理上的影響。它們價格昂貴,且通常是保密的,因此它們一旦被部署,就表明重大攻擊可能蓄勢待發。
5月7日,印度向巴基斯坦發動了一系列空中和導彈襲擊,巴基斯坦以一系列反制作為回應,兩國都對自己的電子戰設備進行了測試。雖然這些系統的真正有效性尚不清楚,但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聲稱本國的電子戰系統在此次沖突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印度軍方聲稱他們成功干擾了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統,使得印度空軍能夠打擊巴基斯坦目標。與此同時,巴基斯坦聲稱其電子戰系統對擊落印度“陣風”戰機作出了貢獻。
正如我們在俄烏沖突中所看到的那樣,最近的印巴沖突進一步凸顯出電子戰在決定軍事結果方面日益重要的作用。雖然動用飛機和導彈進行了實體打擊,但印度的進攻行動嚴重依賴電子戰系統的有效使用。巴基斯坦的防御也同樣利用了自己的電子戰系統。這些系統已成為現代戰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了與裝甲車和火炮同等重要的價值。(編譯/許燕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