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樸方是鄧小平的長子,1968年,在北大上學的他因不堪政治迫害,從三樓一躍而下,導致胸椎粉碎性骨折,腰部以下終身癱瘓,這場意外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但鄧樸方并未因此而消沉,從1983年開始,他致力于我國的殘疾人救助事業(y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鄧樸方
鄧樸方不僅工作非常充實,在生活中也是鄧家的“孩子王”,姐姐、妹妹、弟弟的孩子都經(jīng)他的懷抱,由他一手帶大。鄧樸方只要有空,就會帶著孩子們玩游戲、看電視、聽音樂、做功課……
時間長了以后,鄧樸方萌生了要組建一個家庭的想法。有一天,一位老同學來看望鄧樸方,鄧樸方對他感慨道:“唉,你看,我這輩子快過去了,怎么也得找個老婆呀!”
同學聽后大驚:“你,找……對象?”
鄧樸方帶著一種深思熟慮之后的平靜,緩緩地說:“你看我的身體,生活無法自理,每天得擦身體,得清理大便,清理尿袋,是不是?總得有個人照料吧?現(xiàn)在老爺子在,怎么都好說,老爺子不在了怎么辦?誰照顧合適?只有愛人吧……”
鄧小平一家人,前排左一為鄧樸方
老同學聽后深受觸動,他問鄧樸方:“那你有什么條件?”
鄧樸方說:“不能有孩子?!?/p>
老同學又問:“可你是最喜歡孩子的呀!”
“問題就在這里,姐妹兄弟的孩子已經(jīng)不少,都跟我親。我怕帶個孩子來,同兄弟姐妹的孩子不好處,我不想家里有矛盾。”
“明白了,能不能幫上忙,我盡量努力吧!”
鄧樸方和家人們
老同學雖然答應幫忙,但要給鄧樸方介紹個對象并不容易,因為鄧樸方的身份和背景特殊,他的對象不僅政治上要絕對可靠,還要真心對他好,要有一種犧牲精神。老同學費了很大的勁,但始終沒能物色到一個合適的人選。
直到1989年,鄧樸方的姑姑鄧先群終于物色到了一個合適的對象,對方叫高蘇寧,36歲,在北京市民政局衛(wèi)生所當醫(yī)生,她的父親是位老紅軍。
不久以后,鄧樸方與高蘇寧見面了,他開門見山地說:“我的身體狀況你應該了解吧?我在生活上需要長期照料?!?/p>
高蘇寧回應道:“我學醫(yī),知道該怎么做?!?/p>
這場對話沒有浪漫修飾,卻奠定了彼此信任的基礎。鄧樸方欣賞高蘇寧的務實,高蘇寧也被鄧樸方在逆境中堅持推動殘疾人事業(yè)的毅力打動。1989年夏天,鄧樸方和高蘇寧結婚了。
鄧樸方
高蘇寧是醫(yī)生,她在婚后自然要負責鄧樸方的護理工作。高蘇寧每日需完成多項固定工作:協(xié)助翻身防止褥瘡、按摩腿部肌肉、處理排泄護理等。一位高蘇寧的朋友曾回憶說:“她從未抱怨,總說‘這是醫(yī)生的本分’?!?/p>
高蘇寧不僅是鄧樸方的生活伴侶,更是他事業(yè)的助手。90年代,鄧樸方頻繁赴各地調研殘疾人福利,高蘇寧隨行擔任醫(yī)療顧問。有一次,鄧樸方在汕頭考察時,當?shù)匾蚪∪嗣坝脷埣沧C營運三輪車,而全面取締該行業(yè),導致真正殘障者失去生計。鄧樸方當場質問當?shù)毓賳T:“怎么能把孩子和臟水一起倒掉?”高蘇寧則默默記錄案例,為后續(xù)政策建議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
鄧樸方與高蘇寧的婚姻,始于現(xiàn)實考量,成于共同信念,他們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宣言,卻以30余年的相守詮釋了責任與奉獻。著名作家權延赤曾這么評價鄧樸方和高蘇寧的婚姻:
高蘇寧理解鄧樸方的理想與追求,是位很好的賢內助。他們雖然不會有孩子,但他們有共同的語言、感情與奮斗。
鄧樸方(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