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解放戰爭正處于高潮期,山東濟南成為了華東野戰軍的頭號目標。然而在戰役前夕,內部卻風波不斷。
先是攻城總指揮許世友因病滯留后方,隨后第十縱隊司令員宋時輪與粟裕又爆發了激烈的沖突。
宋時輪
粟裕那句意味深長的“別白費勁了”,是什么意思,濟南戰役為何如此重要?宋時輪的情緒波動又源于何處?
毛主席的“三章約法”
1948年,解放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濟南戰役成為了華東野戰軍的重中之重,其得失直接關系到整個華東戰局的走向。
然而,這場大戰的攻城總指揮許世友,卻因病滯留后方,遲遲未能歸位。毛主席對此非常重視,他清楚濟南戰役的復雜性和硬仗程度。
許世友
為確保戰役的成功,他讓王建安擔任副職,協助許世友打下濟南。
這樣的安排,也是主席有意為之。1947年延安,許世友因為與王建安意見相左,還被繳過槍、關過禁閉。
王建安
雖然事后許世友東山再起,但這段歷史卻始終是兩人之間的疙瘩,兩人整整十多年未曾謀面,更別提合作。
毛主席親自點將,也是想著調和兩人矛盾,讓戰役順利進行。
初秋,王建安從前線被召至河北西柏坡,毛主席語重心長的對王建安說:“建安同志啊,這次攻打濟南城,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把山東兵團的重任交給了你們。
你和許世友,一個是魯中和魯南的鐵打英雄,一個是膠東半島的傳奇戰將,別人都說雙雄難并立,可我卻認為,沒有孤掌能鳴。
許世友
打濟南是一場硬仗,咱們的將領和戰士都得齊心協力,才能解放山東的老百姓。”
聽到這些話,王建安立即慷慨表態:“請主席放心,我王建安就是豁出這條命,也一定配合許司令拿下濟南!”
王建安
然而,毛主席的話鋒一轉,竟用半開玩笑半嚴肅的語氣說道:“那好,我們就約法三章,
你們打不下濟南城,我先斬了許世友,再打你王建安40軍棍,最后我毛澤東親自向黨中央請罪,連降三級,你覺得如何?”
話音剛落,王建安一愣,隨即大笑,他用力揮手,向毛主席敬了一個筆直的軍禮:“主席放心,絕不會有這個機會!我們一定將濟南牢牢拿下!”
次日清晨,王建安告別毛主席,立即奔赴山東青州,與華東野戰軍的指揮高層會合。
宋時輪的“拒戰風波”
1948年8月,山東曲阜,濟南戰役即將打響,攻城打援的戰略方案和具體部署都需要在這里敲定。
然而,就在這緊要關頭,華野第十縱隊司令員宋時輪卻要“撂挑子不干了”。
“如果野司不能給我們第十縱隊補充槍支彈藥,那這一仗,第十縱隊無論如何也不能打!”
宋時輪
宋時輪的公然頂撞,瞬間讓會議氣氛跌至冰點。
粟裕坐在會議桌的一端,眉頭微皺。
他知道宋時輪的情緒并非毫無來由。早在一年多前的梁山戰役中宋時輪率領第十縱隊在開闊的平原地帶被敵軍包抄,孤軍奮戰,險象環生。
粟裕
為了保存部隊,他在未請示上級的情況下,果斷決定北撤黃河。
然而,撤退時敵軍窮追不舍,第十縱隊不僅傷亡慘重,還因混亂丟失了一部分支前群眾。這些人被困敵后,最終慘遭屠戮。
這次作戰,直接導致十縱減員1500余人,槍支彈藥的損耗更是無法估量。
戰后,毛主席收到報告,勃然大怒,嚴厲批評宋時輪“私自抗命”,甚至下令給予撤職處分。
然而,粟裕卻極力為宋時輪辯護,認為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宋時輪的撤退雖有過失,但也情有可原。
宋時輪
最終,粟裕力排眾議,只是以象征性的口頭批評輕輕帶過。可這一次“保護”,在宋時輪心里卻留下了深深的刺痛。
他并不覺得粟裕是在為他開脫,而是覺得自己在全軍將士面前被“羞辱”了,這種感覺讓他始終無法釋懷。
粟裕
如今,梁山戰役的陰影尚未消散,而第十縱隊又遲遲沒有得到足夠的補充兵員和裝備。再加上接到打主攻的命令,種種匯集在一起,宋時輪的積攢已久的情緒也爆發了。
“宋司令員,這樣的說法是不是有點不合適?”譚震林政委開口了,語氣里帶著幾分責備和勸解。
譚震林
然而,宋時輪卻沒有妥協的意思。他拍了拍會議桌,直視著粟裕說道:“我不是故意頂撞首長,但十縱現在的狀況,您比我更清楚。兵力不足,裝備也缺。這樣去打仗,部隊還有多少能活著回來?”
說到這里,他停頓了一下,“不是我不想打,而是十縱真的打不了。”
粟裕靜靜地聽完,隨后低下頭,拿起筆在記錄本上寫了幾筆。這讓原本躁動的會場,氣氛變得更加沉重。
粟裕
會后,宋時輪并沒有留下和粟裕繼續溝通,甚至回到住處后,他竟直接向野司打報告,要求去東北養病,主動申請暫時離職。
這份報告,讓華野指揮部上下瞬間炸開了鍋。粟裕和陳毅得知消息后,神色頓時變得凝重。這種局面,若處理不當,后果將不堪設想。
陳毅和粟裕
所以二人立即向毛主席致電,仔細闡明了曲阜會議上發生的狀況,并保證會盡快做好宋時輪的思想工作,讓他繼續參戰。
但是收到電報的毛主席直接發起了脾氣,“又是這個宋時輪,之前不聽指揮,這次直接擺起架子不干了。太不像話了,必須嚴肅處理。”
因此毛主席在回電中直接表示要撤掉宋時輪的職位。
看到回電的陳毅和粟裕也慌了,臨戰換帥可是大忌,于是二人又向毛主席致電,力保宋時輪,若必須撤職的話,也可等濟南戰役之后再做商討。
就這樣,宋時輪被粟裕和陳毅合力保下。
粟裕
經過這么一出,宋時輪對粟裕也是十分感激,他不僅打消了所有顧慮,還開始事必躬親地投入到戰前準備中去。
戰前準備期間,宋時輪表現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積極。他帶領政委劉培善,對第十縱隊的戰備情況逐一排查,確保每一處細節萬無一失。
宋時輪
整備完畢后,他卻突然有些不安,總覺得可能還有什么紕漏。他又一次跑去找粟裕,請求他親自檢查。
粟裕聽后卻只是淡淡一笑:“老宋,你一個司令員帶著隊伍天天練、天天查,還能漏了什么?別白費勁了,你自己都看不出來的,我去了也不會看出來。這一仗,我相信你一定能打好。”
粟裕
宋時輪聽到這里,站起身來,鄭重地敬了一個軍禮:“粟司令,我明白了。這一仗,我宋時輪一定拼命去打,不會讓十縱,也不會讓您失望。”
打下濟南城,活捉王耀武
1948年9月16日,濟南戰役打響。在這場攻城之戰中,宋時輪和他的第十縱隊成為了矚目的焦點。
開戰第一天,第十縱隊的炮火便震撼了整個濟南城。為了攻破國軍的堅固工事,宋時輪在粟裕的戰前動員后,精心組織了步炮協同的戰術。
宋時輪親自在指揮所中調度著部隊,“告訴四團,不要怕損耗火力,重點打擊城東角堡的敵軍炮陣地!”
宋時輪
在他的指揮下,第十縱隊的炮兵迅速調整陣地,以精準的火力摧毀了敵軍的幾處主力火炮陣地,為步兵的突擊掃清了道路。
與此同時,濟南城內的守軍已經亂作一團。國軍總指揮王耀武在司令部里接連收到前線潰退的消息,臉色越來越陰沉。
王耀武
戰斗持續到第七天時,我軍終于打穿了敵軍的防線,徹底打開了北門的突破口。守軍節節敗退。
9月24日,濟南城內槍聲漸漸稀疏,國軍的抵抗已是強弩之末。當天中午,華東野戰軍正式攻占了濟南城。
就在城破的當天,華東野戰軍收到了一份重要戰果:國軍濟南守將王耀武被活捉!原來,在戰斗進入尾聲時,王耀武試圖化裝成老百姓,混出城外,但被我軍士兵一眼識破。
濟南戰役的勝利,讓第十縱隊聲名遠揚,也讓宋時輪徹底從梁山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粟裕
從曲阜會議到濟南城頭,宋時輪和第十縱隊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更兌現了對粟裕的承諾。而粟裕,則以他的遠見與信任,帶領整個華東野戰軍,開創了解放戰爭的又一輝煌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