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參考消息》援引日本《朝日新聞》報道,稱日本陸自即將在6月下旬,于北海道進行88式反艦導彈試射。這也是自二戰結束以來,日本自衛隊第一次在境內進行反艦導彈試射,放在這個日本積極謀求先進反艦戰力的當口,不可輕視。
▲日本這次的動作很有標志意義
所謂88式反艦導彈,是日本在上世紀發展,射程150千米的亞音速裝備。因此,就這次試驗本身來說,威懾力并不大——在紅旗-16F射程都超過160千米的時代,88式反艦導彈是真的不夠看。哪怕是射程、速度和抗電子干擾能力,都大幅增強的12式反艦導彈,威懾力依然有限。但從以往測試、試驗都在美國舉行,到如今打破數十年規則,在日本本土實彈試射,卻折射日本這幾年雄心勃勃的“進攻戰略”。
▲日本88式反艦導彈性能并不出色
反艦導彈發展到現在,依然脫不開陸基、艦載、空基、艇載這四個領域,88式和12式陸基反艦導彈現在是不足為慮,但日本正積極謀求發展大改型號,準備將后者射程從200千米,拓展到500千米,甚至是1000千米。與此同時,相應的遠程艦載、潛載衍生型號,也在積極籌備之中。此外,日本還從美國引進了LRASM隱身巡航導彈,只需要更換導引頭,就能轉變為射程超過600千米的反艦型號。再加上日本這兩年,積極醞釀的陸基超音速反艦導彈。理論上來說,日本在十年后,就能組建起相當有威脅的反艦體系,目標直指中國海軍。
▲12式反艦導彈也難稱先進
不過,光有武器是沒有意義的,日本想要實現自己宏偉的目標,首先需要建立起完整的測試體系。這一方面是因為,越是射程遠、操作復雜的武器,越是需要多次組織試驗,鍛煉各部隊,這種實彈試射的經驗,至今沒有其他方法能獲取——巴基斯坦殲-10CE這次能表現這么優秀,與前兩年的高頻率、高水平軍演有很大關系。另一方面,美國并不愿意日本掌握這么多先進反艦武器,后者想要實現戰術目標,就必須掌握技術,這同樣需要反復測試收集數據。
▲再先進的裝備都需要足夠的訓練
話句話說,這次日本試射一款亞音速反艦導彈本身并不關鍵,重要的是突破政治限制,開啟了組建測試體系,奠定未來發展基礎的第一步。30多年前,也是在一片“不可能真正發展航母”的聲音里,日本建成戰后第一款全通甲板軍艦——“大隅”級兩棲運輸艦。而如今在日本造船廠的船塢里,則有兩艘輕型航母,為搭載F-35B進行最后的改造。此外,英法航母抵達亞太時,都將日本作為自己的最后一站,也不可能全部都是巧合。
▲日本即將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輕型航母
對于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比其發展得更快:國內30多年前半點航母經驗沒有,甚至連艦載航空器都只有幾架法制直升機,現在卻已經坐擁兩艘滑躍航母,并即將迎來電磁彈射航母的交付。日本反艦導彈規劃再宏偉,又如何比得上中國已經成體系列裝,性能冠絕全球的反艦彈道導彈。事實上,日本這些年啟動的軍事項目不少,期間往往也都能拿出一些看似不俗的成果,最終結果卻是不堪入目——像“心神”這種完全失敗的就不說了,號稱最成功的C-2運輸機,也是出了名的瘸腿。
▲C-2運輸機是真的性能尷尬
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日本設計單位最擅長從容易下手的領域開始,很快拿出成績收獲榮譽,后面攻堅往往因為技術積累不足難以為繼。另一方面,美國還指望往日本出售高價軍事裝備,謀取暴利并形成控制紐帶,屢屢從中干擾。日本反艦導彈發展規劃做得再好,不能落地也是白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