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沖突結束好多天,印度還在為自己各種找補,反正死活不承認巴空軍戰績,特別對PL-15E導彈極為不屑。不過嘴上說不要,行動起來卻很老實,近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報道稱,印度表示由于自毀裝置出現故障,順利獲得一枚保存相對完整的PL-15E。在此基礎上,準備展開研究采集包括導彈頭、推進器、數據鏈等相關技術,借此進行逆向研究工程,甚至還將歐美分享導彈秘密。
不過在此之前,印度可不是這種態度。
5月14日,“印度國防部”網站報道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對撿回來的PL-15E進行了研究分析。認為它并沒有傳說中那么強,甚至還不如印度國產自研“ASTRA”(阿斯特拉)空空導彈,并不值得學習。比如“ASTRA”MK3型性能全面超過PL-15E,但這個型號還停留在圖紙上,所以拿圖紙彈來對比PL-15E,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勁。
這才過了幾天時間,又開始反轉覺得PL-15E好用。印媒稱,PL-15E代表了中國制空作戰最頂級水平,可以和美國AIM-120、歐洲“流星”相抗衡,采用有源相控陣雷達、雙向數據鏈、雙脈沖發動機等,在全球都屬于非常先進的。所以對撿到的導彈進行分析,研究它是怎么抗干擾,又是怎么打到跟前還沒被發現,包括導航、動力、電子技術細節,從而研究出相應反制手段。
可能覺得這么表述不妥,畢竟不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因此又給自己研究PL-15E找個新理由。印度媒體強調稱,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法國和日本,都對印度手中的PL-15E殘骸非常感興趣。排隊向印度發出參與研究請求,希望印度能夠分享數據,以此來了解中國軍事技術進步,特別是摸清中國武器的“弱點”。在未來可能的印太沖突中,有利于美國及其盟友贏得制控,所以大家利益一致有必要展開研究。
這種變臉技術確實令人尷尬,但印度不在乎就由著他們玩,那么對保存相對完好的PL-15E殘骸展開研究,到底會不會因此而出現技術外泄。其實沒有印度想象中那么簡單,PL-15E本來就是外貿出口型,在性能上做了一定限制。作為外貿版本,既然敢拿出來賣當然不會擔心泄密,更何況印度人撿到的殘骸表明,都是10年前生產的“老導彈”,以中國軍工速度早就升級了好幾版。
目前印度方面公開的畫面可見,絕大多數PL-15E是爆炸后的殘骸,就算相對完整導體也缺少關鍵的雷達導引頭。想要據此研究分析,實際參考價值并不是很大,就算飛機一樣可以仿個外型,但內部電子、雷達、動力等可不是手搓就能解決。所以印度可能故意放風,將殘骸作為條件和美英法等國實現更多軍事合作,借此來獲取一些印度想要的先進技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