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國會聽證會上,一群軍界政界高層吵翻了天——他們覺得大陸對臺灣動手更可能用其他手段,而不是直接開戰。
退役海軍少將蒙哥馬利直接點破:大陸最可能用網絡戰掐臺灣的金融和電力系統,再搞經濟封鎖,逼臺當局自己跪了。這招比直接登陸省錢省命。
但別以為不動槍炮就沒事兒!
想想看,哪天突然全島ATM取不出錢、手機沒信號、加油站空蕩蕩,超市貨架三天掃光,這畫面比戰爭片還嚇人。議員克里希納莫蒂急得喊話臺灣:趕緊囤天然氣、大豆、玉米!這建議聽著像末日生存指南。
但現實是——臺灣天然氣儲備只夠7天,九成靠海運,解放軍真要封鎖港口,島內立刻得回到燒柴火年代。
美國這邊更絕,退役將軍弗林一邊說"大陸想不戰而勝",一邊催著美軍狂練登陸戰。原來美軍這些年光顧著搞航母戰機,真到要幫臺灣守灘頭的時候,陸軍裝備居然不夠用?
更諷刺的是,當年在阿富汗砸了2萬億的土豪美軍,現在連給臺灣運坦克的船都湊不齊。前副國務卿趕緊補刀:快造潛艇!臺海打起來就是"海底狼群"的天下,這話聽著像抄襲二戰劇本,但看看中國潛艇數量十年翻倍,美國確實急了。
最值得玩味的是"2027魔咒"。五角大樓天天念叨這個解放軍建軍百年的節點,結果聽證會上專家們自己打臉:解放軍飛機天天越中線不假,但真要登陸?
成本高到能拖垮中國經濟。現在大陸對臺貿易占GDP不到5%,但打仗的損失怕是五個5%都打不住。大陸更可能學俄羅斯"混合戰爭"那套——網絡攻擊+海上民兵騷擾+經濟制裁三件套,等臺當局自己先亂了手腳。
不過美國智庫顯然把算盤打得更響。他們給臺灣開的藥方全是"毒丸計劃":買美國導彈、存美國糧食、用美國云計算。等臺灣電網金融系統全接上美國備份,這到底是保臺還是綁臺?再看那個"第一島鏈"聯盟計劃,日本菲律賓被硬拉進群,明擺著要把臺海危機變成亞洲版北約的招生廣告。
這場博弈真正的死穴在芯片。臺積電要停產,全球科技業得集體吐血,但大陸90%的高端芯片也靠進口。真走到封鎖那步,到底是臺灣先斷氣,還是大陸先斷芯?兩邊都在賭對方先眨眼。
說到底,大陸的算盤是"溫水煮青蛙",美國的對策是"把青蛙扔進防火墻"。臺灣夾在中間,囤再多大豆也改變不了地理現實——離大陸130公里,離關島3000公里。聽證會上沒人明說的潛臺詞是:美國可以幫臺灣拖時間,但絕不會為"臺獨"買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