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前,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向據守上海的國民黨軍發起堅決的全面進攻。經過16晝夜的英勇奮戰,1949年5月27日,第三野戰軍完整地把上海交到人民手中。日前,“光榮之城”2025上海紅色文化季活動已在全市范圍鋪開。
5月17日,由上海市形勢政策教育研究會紅色文化傳承專業委員會與上海福壽園聯合主辦的“緬懷革命先烈 賡續紅色血脈——慶祝上海解放七十六周年暨紅五月紅色文化主題活動”在上海福壽園新四軍廣場舉行。
上海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和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承載著深厚的革命歷史底蘊。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積極參與相關紅色活動當中,緬懷革命先輩,紀念那場偉大人民戰爭的勝利。
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朽。在紀念活動現場,原中共上海地下黨市委書記張承宗外孫、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沈小平,作為烈士后代代表,深情回憶了自己紅色家庭鮮為人知的革命故事,以及家風對個人成長、人格塑造的影響,勉勵青年一代人要用自己所學報效祖國。
上海市形勢政策教育研究會紅色文化傳承專業委員會主任田海濤,原中共上海地下黨市委書記張承宗外孫、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沈小平,代表主辦方及社會各界整理花籃緞帶,表達對先烈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全體人員依次向新四軍烈士雕像敬獻鮮花,寄托哀思與敬意。
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館人文研究員羅盤講述了新四軍廣場建成的來由,解讀新四軍廣場紀念設施的內涵,大家在共同回顧新四軍輝煌歷史中,了解上海福壽園新四軍廣場所承載的紅色密碼,感受跨越時空的紅色力量。
上海市形勢政策教育研究會會長沈明達強調,“要傳承好紅色文化,不忘初心,為新時代新征程努力貢獻力量,彰顯上海在黨的領導下、在紅色文化影響下的發展成就。”
上海紅色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黎明表示,回溯黨的源起,追憶那些為國家發展做出過貢獻甚至犧牲的中國共產黨員和革命先輩,他呼吁大家以史為鑒,銘記初心,懷揣革命精神繼續奮進。
大家還通過歌曲、詩朗誦等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藝術節目展演,進一步抒發對革命先輩的崇敬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堅定傳承紅色基因的信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