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這幾天杭州什么水果最火,那么非枇杷莫屬了,因為它的成熟期多為五月,故而又有“五月甜”之稱。雖然我通常覺得吃它會比較麻煩,從來沒啥好感,這段時間卻也被家里人半催促半逼迫地日嘗十八九顆,別問我為什么一口氣“嘗”這么多,原因很簡單:“反正手都弄臟了,還不如多吃點呢!”以致于連指甲縫里都因為剝枇杷染上了點黃色,洗都洗不干凈(估計很多杭州人都是如此吧,哈哈,不信你多觀察觀察自己或別人的右手食指和大拇指)。
“樹繁碧玉葉,柯疊黃金丸”,如這詩句形容的這般景致其實在江南一帶很常見,比如杭州很多小區的綠化帶里,就種著數量不菲的枇杷樹,只是因為平時沒人施肥,所以長出來的果子就算看上去黃澄澄的,吃起來也是偏酸,故而通常會成為白頭鵯、領雀嘴鵯等鳥兒的美食。
想必大家都吃過“塘棲枇杷”吧,現在正值上市的季節,杭州的各大小區附近和菜市場周圍,應該都能看到一些大伯大媽在擺攤售賣。聽家里老人講,現在的枇杷又甜又便宜,正是吃它最劃算的時候。不過有趣的是,之前有過測試,同一個老板同樣的枇杷,我去買和老人家去買,報價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年輕人好像天生就更容易被“宰”?呵呵。
上午剛好路過臨平公園,在荷塘前欣賞睡蓮的時候,就注意到人行道一側,擺著一溜兒的枇杷攤位,吸引來來往往的路人以及到公園休閑放松的游客上前詢價、品嘗和購買。雖然東西明顯都差不多的,很多人卻也東挑挑,西揀揀,選擇自己心儀的商家然后才“買定離手”。
因為不準備買,所以面對熱情的老板和老板娘遞過來的枇杷,我都沒有接。還是那個原因,吃這種水果太麻煩了,容易“臟手”,甜甜的枇杷汁光用紙擦很難搞干凈,粘乎乎的很影響心態。
如果你是外地人,那么在這時候放心采購本地枇杷,也不用執著于最近幾年被特別追捧和廣而告之的“白沙”,在我看來只要有味道就行,口感都不會差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別太去追求外觀,好看的未必就好吃,尤其一些水果店里特別大的那種,一看就肉厚汁多,是個“黃胖美”,但其實吃起來淡如水,一點也不甜,而它們肯定不是本地枇杷,要么是什么大棚“專業增肥”的產物。
(圖文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點贊和關注,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本人獨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務,歡迎洽談,附贈所有拍攝素材。)
個人覺得杭州的營商環境很好,而只要是本地的老頭老太太,又是自家種的枇杷,讓客戶嘗上兩顆三顆都不會有任何意見,如果你實在不想買,客客氣氣的找個理由便可。當然,如果嘗味道就嘗了兩三顆,確認好吃又不買,雖然老板只能自認倒霉,但這人也真的有點過分啦,哈哈。好在這樣的客戶應該是不多的,非臥龍就是鳳雛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