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2日所發布的日內瓦關稅協議中,中美兩國所取得的談判進展,可謂是出乎眾人的意料之外。
雙方都將4月2日后所加征的關稅給取消或者暫停了,只保留了10%的關稅而已。
就當大家以為,特朗普已經知道錯了,開始決定在關稅問題上做出妥協退讓之后,沒想到他又突然變卦,并把槍頭對準了歐盟。
特朗普放話稱歐盟是最難對付的,比中國還要惡劣,完全擺出了一個要向歐盟發難的姿態。
而歐盟、日本、印度這邊也一點都不準備慣著特朗普,罕見對美展現強硬態度,覺得既然連中國都能夠逼得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讓步的話,那么他們也未嘗不可以。
本次針對中美之間所達成的日內瓦談判協議,特朗普團隊抓住所保留的10%關稅,依舊在試圖各種大贏特贏。但無論國內還是在國內,都有不少人認為這是特朗普在向中國妥協退讓了。
畢竟本次關稅談判,是特朗普的團隊主動在瑞士找中國談判的。
再加上本次關稅大戰,也是特朗普率先開啟的,如今在沒有讓中國付出些什么情況下,就草率地達成了這么一份協議。
這難道還不能證明,特朗普在對華關稅政策上的失敗嗎?
然而特朗普這人向來好大喜功,面子問題大于天,其為了給外界營造出一種自己贏了的感覺。
在本次日內瓦關稅協議達成的當天便突然變卦,并對外表示,如果在未來的三個月內,無法同中國談攏的話,那么對華關稅又將會重新暴漲回去。
不僅如此,還有美國財政部官員在私底下透露表示,本次日內瓦協議,只不過是特朗普政府的一項緩兵之計而已。
言下之意就是說,之前4月2日的關稅大戰開啟得太過突然了,也沒有想到中國會如此強硬進行對等反制,導致美國很多商家都沒來得及囤積貨物,一旦這種高額關稅繼續維持下去的話,那么美國老百姓將不可避免地要面臨嚴重的物價上漲問題。
如果再疊加上六七月份,一大波即將到期的美債,那將會給特朗普造成巨大的壓力。
故而,現在特朗普政府選擇同中國達成這么一份關稅協議后,就可以在九十天的時間內盡可能地去多囤積更多的中國廉價工業品,同時也可以錯開六七月份的這一波美債到期償還壓力。
等到九十天一過,美國很可能會向中國提出一個不可能接受的條件,然后特朗普政府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以此為借口,繼續重啟對華高額關稅。
此時,成功囤積了足夠的中國廉價工業品,并且已經錯開了美債償還壓力的特朗普政府,將可以在同中國的關稅貿易戰中,堅挺更長的時間。
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是這么想的話,那么他們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就算美國囤積了足夠多的廉價工業品,也遲早會有耗完的一天,而之后特朗普政府又能夠怎么辦呢?
繼續故技重施,同中國簽署另一份關稅協議,來充當緩兵之計嗎?
中國政府在經歷過一次后,難道會那么容易再上一次當嗎?
況且在這一過程中,特朗普政府將再一次消耗掉美國整個國家的信譽。
如果特朗普政府只是把本次日內瓦協議,當作是緩兵之計來用的話,那么他們最后必將發現,這么做是完全得不償失的。
就在中美日內瓦協議達成的短短幾個小時后,特朗普除了變卦表示,若未來談不攏,將重新提高關稅外,還突然把槍口對準了歐盟。
特朗普埋怨表示,歐盟在同美國的貿易中,沒有支付其公平份額,要求歐盟必須為藥品支付更多的費用,來幫助美國藥品降價。
同時特朗普還表示,歐盟在很多方面都更加令人不快。
比如說歐盟賣給美國1300萬輛汽車,但美國卻沒有賣給歐盟多少輛汽車。
歐盟向美國售賣了大量的農產品,但他們卻不怎么接受美國的農產品,這樣的歐美貿易是很不公平的!
特朗普認為歐盟故意給美國設置了很多貿易壁壘,并公然指責歐盟很難對付,在很多方面比中國還要惡劣。
同樣的,在日內瓦協議發布的當天,特朗普還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表示,其已經發布了一條行政令,要求藥企要給予美國最惠國待遇,將藥品價格下降至少59%,在某些情況下降幅應達到80%或90%。
要知道,美國醫藥市場長期依賴部分歐洲國家所生產的藥品,相關產品年銷售額高達數千億美元。
這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尤其是一些歐盟小國就靠著一兩家大型制藥企業,來維持發達國家的高福利制度。
如今特朗普已經直言威脅,如果歐盟不愿意大幅度降價的話,將阻止這些藥品在美國市場出售。
然而歐盟畢竟也是一個強大的政治和經濟聯合體,是當今多極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極。
面對特朗普如此這般的公然勒索,歐盟想必是不會輕易妥協的。
事實上,從美國自身的利益來講,向歐盟發難,遠比向中國發難要好。
美國早就已經轉型成為一個以金融業和服務業為主的國家了,如果特朗普執意要和擁有全品類工業產業鏈的中國死磕到底的話,就算贏了也損失慘重,最終讓歐盟和俄羅斯坐收漁翁之利而已,自己沒有什么好處可拿。
而且中國雖然擁有全品類的產業鏈,但有不少都是中低端的。
對于已經過慣了好日子的美國來說,要這些中低端的產業鏈回流到美國,恐怕也沒有幾個美國人愿意老老實實去血汗工廠打工。
而歐洲就大不相同了,其目前所剩下來的產業鏈,大多數都是高附加值的高端產業鏈,如果美國能夠順利將其給吃掉的話,那么方才能夠讓美國底層人過上真正的好日子。
還有歐盟是一個松散的政治和經濟體,表面看起來很強大,但內部矛盾重重,相比起中國來說,也會更好拿捏一點。
故而,特朗普在中國的關稅談判中碰壁之后,轉而選擇向歐盟發難,可以說是一個比較明智的舉動。
雖然歐盟總體上,比起中國來說更加好對付,然而他們也不是好拿捏的柿子。
在4月2日的關稅大戰中,全世界這么多個比較有影響力的經濟體中,敢于反抗美國不合理關稅政策的只有1.5個而已。
其中,如果說中國是唯一一個選擇對美國進行對等關稅報復的國家;那么歐盟就是剩下的半個。
在面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時,像英國、越南、日本等大型經濟體都選擇了,較為保守的談判協商,希望能夠通過部分的妥協退讓,來換取關稅豁免。
而歐盟雖然沒有向中國一樣,果斷進行對等關稅報復,但也沒有像英、越、日一樣尋求妥協退讓,整體展現出一個較為強硬的態度。
比如:在4月2日之后,歐盟迅速制定了一份反制清單,計劃對一系列美國產品征收高額關稅。
但后來由于中國率先對等反制,招來了美國的重點關注,選擇暫停對其他國家所征收的關稅。
故而,歐盟最終所指定的這一份反制清單,也沒能派上用場。
如果本次特朗普真的準備向歐盟發難的話,那么歐盟也必然會繼續向其展現出強硬態度,不會那么容易屈服的。
日本這邊雖然在最初的時候,其比較傾向于通過妥協退讓的方式,來換取特朗普的關稅豁免。
但經過日本代表團隊,親自跑去華盛頓談判,并最終只是得到了一份堪比廣場協議的回應后,日本內部的對美強硬派便立即得到抬頭。
日本首相石破茂就曾經罕見表態稱,日本決不會在汽車關稅問題上妥協。
如今在看到中國強硬一番之后,居然能夠簽署一個相當不錯的日內瓦關稅協議,日本更加有理由去對美展示態度了。
不少日本人覺得,日本的體量雖然比不過中國,但日本并非沒有籌碼向美國施壓。
日本可是美債的最大持有國,這張牌就如同中國手中的稀土牌一樣,只要打出去,必將能夠給美國造成不小傷害的。
故而,日本當前也在寄希望于這張美債牌,來逼得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做出退步。
而印度方面的反應,也是比較強硬的,他們在5月3日的時候,便向WTO起訴美國鋼鋁關稅政策,同時還計劃對美國的蘋果手機等商品增加稅收。
不管特朗普有沒有,把日內瓦關稅協議當作是緩兵之計來用,我國都不用為此感到擔憂。
如果九十天后,美國真的選擇重啟高額關稅的話,那么我國也跟著對等重啟就行了。
在這一過程中,美國除了進一步損耗自身國家信譽,將無法得到別的任何東西。
另外,如果特朗普想要調轉槍頭,向歐盟或者其他國家發難的話,也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歐盟、印度、日本這幾個比較大的經濟體,都已經決定對美國展現強硬態度了。
特朗普想要讓他們在關稅問題上屈服的話,將需要為此付出不小的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