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劉言)在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來臨前,以“融合·創新·共享——探索助殘公益生態新動能”為主題的第二屆集善助殘公益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論壇上,行業專家、社會組織負責人、愛心企業等200余人,圍繞新時代下科技賦能、多方協同推進助殘公益生態融合創新展開討論。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趙素京在致辭中說,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作為我國唯一一家以殘疾人為扶助對象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已經形成包括啟明、助聽、助行、助學、助困、無障礙和文化助殘等七大行動在內的“集善工程”品牌,并發起互聯網+助殘服務“聯善計劃”行動,持續助力促進殘疾人事業的全面發展。
她表示,本屆論壇努力通過融合打破壁壘,讓政策、技術、資源在協同中迸發新活力;通過創新突破瓶頸,讓科技賦能和服務模式的成果轉化為殘疾人觸手可及的幸福;通過共享凝聚共識,讓發展成果惠及每一位殘疾人兄弟姐妹,最終形成政府、市場、社會、殘疾人主體多元協同的助殘公益可持續發展生態,助力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的完善。
論壇上,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委托南開大學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浙江大學教授朱健剛發布了《從提供服務到生態建設——助殘社會組織發展狀況調研報告》,全面分析了助殘社會組織發展狀況,總結了當前我國助殘社會組織發展的典型特征。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理事長王振耀、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教授陳功分別發表主旨演講,圍繞助殘社會組織的社會使命、助殘公益生態的構建等問題開展討論。
本屆論壇由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主辦,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作為學術支持單位。
針對當前助殘事業發展中的資源分散、協同不足等現實問題,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在活動現場發布了“集善助殘公益生態共建行動”倡議,并啟動“集善助殘公益生態共建行動”,呼吁各方聯合起來,構建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助殘公益生態,倡導“黨建引領,筑牢根基;需求導向,精準服務;科技賦能,智慧創新;資源共享,融合協作;能力提升,專業支撐;媒體支持,公眾參與;平等對待,促進自立”的助殘社會氛圍。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