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關稅合并計算,在對暫停的24%的關稅進行談判的90天內,中國出口美國面臨的實際關稅為51%,美國出口中國的實際關稅為44%。
這將對中國制造產生巨大的影響。
一,出口成本激增。
1,直接推高產品在美終端價格。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紡織品、家電)利潤空間被壓縮,部分企業可能被迫降價保市場,導致利潤率下降。
中國出口美國的機電產品(占對美出口40%以上)若無法轉嫁成本,可能喪失價格優勢,訂單流向越南、墨西哥等低關稅國家。
2,供應鏈成本傳導也激增。
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的中間品(如芯片、化工原料)會提高中國下游制造業成本,形成“二次沖擊”。例如依賴美國高端元件的電子設備制造商,可能面臨成本上升與供應不穩定的雙重壓力。
二、產業遷移與供應鏈重構
1,外遷壓力加劇
企業為規避關稅,加速向東南亞(越南、泰國)、墨西哥等地轉移產能。據OECD數據,2020-2023年中美貿易戰期間,中國對美出口份額下降約4%,同期越南對美出口增長18%。
2,風險:低端制造業外流可能沖擊國內就業,2022年中國制造業就業人數占比約18%,部分中小企業面臨關停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