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苦熬一個月,特朗普終于還是低頭了,中方“一步不退”。
是什么讓美國同意降低關稅,再啟動貿易談判磋商?法國媒體認為,北京做對了四件事,迫使特朗普政府做出了重大的讓步。
12日中美發布聯合聲明,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關稅,一句話就能概括—
特朗普4月2日以來兩輪加稅被取消,逐漸畸高的關稅直接被“打回原形”!
上月初特朗普將關稅定為34%,其中10%是基準關稅,24%的關稅在接下來90天的時間里暫不實施。
不過不到一周時間里,特朗普又完成了兩輪加稅,對華關稅直接暴漲到了125%!
如今聲明一出,4月8日增加的50%關稅和9日增加的41%關稅被取消,24%的關稅被暫緩,特朗普加了半天,做了無用功,關稅還是只剩下10%。
此前在接受采訪時特朗普表示,“不會為了重啟談判而降低關稅”,如今中方還“半點沒讓步”呢,特朗普就主動低頭了。
這著實令人看不懂,也激起外界熱烈討論。
13日《法國世界報》發文稱,“北京做對了四件事,所以才會迫使特朗普低頭”,這四件事很有意思。
第一件事,就是稀土管制。
稀土管制這件事,早在2020年我國就開始廣泛征求意見了,2024年中國務院通知立法,6月《稀土管理條例》就出臺了,去年國慶起正式開始實施。
不怪國人“吝嗇”,這東西確實是金疙瘩。作為17種化學元素的統稱,稀土在軍事、醫療以及智能設備領域有廣泛應用,關鍵中方在該領域還是一騎絕塵。
論開采,全球稀土產量有6成以上來自中國,論精煉,我們更是提供了全球超過90%的精煉稀土。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愈發激烈,特朗普挑起的關稅戰遲遲不絕,中方對稀土出口管制日趨嚴格,此前中方就宣布對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不僅明面上“不許賣”,私下交易也被嚴查。
就在中美代表團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談前一天,我國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還搞了個“大動作”—組織多部門召開聯合會議,商量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
據悉,在中國對戰略礦產實施出口管制之后,這部分境外實體和境內不法人員勾結,“翻新手法”,試圖走私。
盡管中方并沒有點名,但是特朗普難免焦躁難安。
畢竟此前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得很清楚了,美方一些行業尤其軍工產業正面臨供應中斷,迫切想通過會談解除出口管控。
只不過,中方此番并未松口,稀土依舊是中方“殺手锏”。
除了稀土管控,中國人擰成一股勁(民族凝聚力)也是特朗普低頭原因。
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的時候,不少人還有點緊張,如今情況卻已大有不同,就像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委員項立剛所說—
你沒有技術材料,我有,你沒有制造能力,我也有,那我有什么好怕和你打的?
所謂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沒有硬實力支撐就是空架子。
真說“消費”,我們也不差,今年4月底,我國將“即買即退”返回擴大,外國有可能買東西更方便了。
得知我國退稅比例為11%的時候,很多外國朋友都很驚訝,因為這相當于增值稅全部退還。
哪怕是在退稅過程繁瑣的歐洲,也很難達到這個比例,由此還出現了“反向代購”狀況—很多外國朋友跑來中國買東西,帶回外國用。
國人不畏懼關稅戰。東西不好賣出去,就致力于把中國打造成最大消費市場,“中國購”正逐漸演變成一種風潮,國人不急,美國人卻沒這個耐心。
同時《法國世界報》指出,北京做得很對的其中一件事,就是成功押寶了美國民怨。
從1月20日就職開始算,特朗普再度把舵美國不過百多天,可相關媒體指出,在這短短時間里美國已經陷入“亂紀元”,尤其是在新一輪關稅戰后。
典型代表就是美國農產品出口受阻,大量農作物屯在田間或者倉庫。
有著“美國糧倉”之稱的加州,放眼全球經濟體中能排第4,年農業產值甚至逼近600美元億大關,可如今怎么樣了?
加州州長紐森直接起訴美國聯盟政府,說高額關稅導致他們損失了數十億美元,原年產值超過90億美元的杏仁,已經嚴重滯銷。
園林被鏟除,農場被出售,加工業者紛紛破產,今年農產品出口或許將萎縮四分之一……
不僅是農業、加工業從業者不滿意,因為港口沒有輪船來,倉庫管理和運輸工們同樣面臨著下崗的風險,美國港口官員在接受采訪時感慨,
“用不了多久,美國超市貨架上或許就是空空如也!”
目前不少美國民眾已經自發組織抗議,抵制特朗普濫加關稅的行為,甚至有人直接一紙訴狀將特朗普政府告上法庭,特朗普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至于迫使特朗普低頭的最后一件事,就是“中國經濟韌性出乎意料”。
早在新一輪關稅戰開始的時候,我國統計局副局長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韌性強,有信心迎接外部挑戰。
外界對這一說法并不看好。
路透社在經濟學家中調查后,認為我國4月份的出口同比增長會在1.9%左右,可實際這一數據卻為8.1%,是預測的四倍多!
固然,這有商家在新關稅生效前提前囤貨的原因,可更重要的是,中國對美國以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出口規模強勢增長了,“美國并非不可替代的”。
或許是因為察覺到了第一信號,特朗普政府急切地想要和中方“談一談”,甚至在中方并未退步的情況下就選擇低頭,將關稅調回了本輪關稅戰前。
“打鐵還需自身硬”,法國媒體口中的“北京做對的四件事”,其實歸根到底是一件事,
那就是中國經濟實力飛速增長,在全球市場上越來越不可或缺,特朗普越晚低頭、越是反復,最終美國承受的損失就越大。
參考資料:
《外媒:中國出口超預期,展現經濟韌性》 參考消息
《嚴打戰略礦產走私!中方再出手,美媒發愁》 觀察者網
《關稅影響下的美國糧倉,加州反關稅立場堅定》 鳳凰網
《貿易戰:中國是如何讓特朗普屈服的?》法國世界報
《加布里埃爾·坎農|“美國糧倉”:關稅造成的損失已超過最嚴重的干旱》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