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臺灣地區新任領導人選舉至關重要的一年,民眾黨、民進黨以及國民黨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對領導人的位置發起沖擊。
尚且在選舉期間,柯文哲就小動作不斷。等到如今賴清德上臺開始清算后,柯文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被逮捕后決定不提抗告。從逐漸上漲的支持率來看,柯文哲心思詭計已被看穿,露出了真正的馬腳。
只將目光對準民眾黨,柯文哲卻低估了國民黨的民調水平。若是他想“咸魚大翻身”,打贏26年的縣市選舉仗,恐怕還需要再重新規劃規劃。
自時間進入2023年下半年后,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選舉局面就已經逐漸明朗起來。民進黨黨主席賴清德、民主黨黨主席柯文哲以及國民黨代表侯友宜形成對峙局勢,各自擁有著不錯的支持率。
三人幾乎囊括了臺灣所有選民的支持,讓這場臺灣領導人的競爭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為了能夠順利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三人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就拿柯文哲來說,就在通過各種的手段來獲取更多選民的支持。在前一年的時候,柯文哲就曾經舉辦了首場個人演唱會。他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吸引選民的注意,以另類的作風來迎合年輕人的喜好。
事實證明,柯文哲的選擇是正確的。根據民調顯示,柯文哲在20~40歲的年輕選票方面始終高于總體支持率更高的賴清德。柯文哲還抓住了年輕人普遍低薪的特征,最開始就提出了很多有利于提升年輕人收入的政策。
說是這樣說,可是柯文哲實際上并沒有做到。早在他擔任臺北市長時期,他就展現出了心口不一的特征。
那時候的柯文哲執政能力就極其低下,所采取的治理措施簡直可以用“荒謬”二字來形容。例如在疫情期間,臺北市的經濟發展陷入蕭條。柯文哲非但沒有采取任何的實際行動來解決這種情況,反而還下令將臺北市行人的垃圾桶給取消,導致垃圾遍布臺北市各個角落。
這樣的騷操作不止一次兩次,長時間下來自然會讓選民們對他產生不滿。在這樣的情況下,柯文哲在選舉中遭遇失敗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前期階段,柯文哲就算打不過賴清德,尚且還能夠與國民黨的侯友宜相提并論。可是到了后期,柯文哲竟然就連侯友宜都壓不過,支持率逐漸下降到第三的位置。如此一來,侯友宜早已從此次選舉中被踢出了局,民進黨的賴清德成功當選,出任臺灣地區的新一任領導人。
對于這個結果,柯文哲是有些無法接受的。畢竟在選舉期間他可沒少針對賴清德,若是這賴清德一旦上臺對他進行清算,那他柯文哲的處境就有些不利了。
別說是柯文哲自己這樣覺得,就連民眾同樣如此認為。只是民眾已經對柯文哲感到失望,畢竟他每次都是張口就來,只會給大家畫大餅,所提出的政見與他的實際行動根本就不符合。
單單是在擔任臺北市長期間的表現來說,柯文哲的執政就沒有任何的亮點,臺北市民對柯文哲可沒有任何的好印象。沒有亮點就算了,柯文哲的作風似乎并不是那么干凈,直接就將把柄送到了賴清德的手中。
那是在24年年底的時候,身為民眾黨黨首的柯文哲就直接被臺灣當局的檢廉部門所帶走。隨后,他的私人住所以及辦公室都遭遇了一次迅猛的突擊搜查。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是柯文哲萬萬沒有想到的,他本人也表現的十分憤怒。在接受媒體的采訪時,柯文哲就強調道:“我是臺島首個被帶走調查的在野黨黨首,再次呼吁檢廉部門遵守正當流程。”
一邊在呼吁別人遵守正當流程,可是當天晚上,柯文哲就因為拒絕夜間審訊而再次被臺灣當局當庭逮捕。柯文哲當即就提出了申請評審,直接就被駁回,然后還被相關部門戴上了手銬。
在柯文哲被逮捕的新聞一經爆發后,立刻引來了民眾黨以及支持者的不滿。民眾黨發言人直言這是民進黨賴清德的報復,是一場毫不掩飾的政治打壓,并且表示民眾黨會與民進黨對抗到底!
在許多島內人士看來,柯文哲一案就是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所主導的。剛剛上臺,賴清德就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他先是消除了民進黨內部潛在的競爭者,隨后又對島內的在野黨出手,想要直接將臺灣島變成他個人的一言堂。
在當初島內選舉的時候,柯文哲就分走了民進黨的大量選票,使得賴清德成為了“雙少數”臺當局領導人。這對于小心眼的賴清德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柯文哲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賴清德首先打擊的對象。
打擊就算了,可是賴清德根本就沒有公布任何有效的證據,就直接逮捕了柯文哲,這樣的做法簡直是站不住腳。畢竟他給出的罪名是柯文哲涉嫌京華城一案,而這個案子是在柯文哲當臺北市長期間爆出的。
在蔡英文執政時期,民進黨當局尚且沒有查出任何的問題。等到賴清德剛剛一上臺,就立即偵破了所謂的京華城弊案,這樣的做法簡直就是早有預謀。
那賴清德的來勢洶洶柯文哲真的沒有任何的預料嗎?恐怕事實不是這樣的。就在柯文哲遭到臺北地方法院裁定延長羈押兩個月后,柯文哲就做出了不提抗告的決定。民眾黨隨后發表公告,表示尊重柯文哲的一切決定,并且對北檢發出抗議:“有證據就起訴,沒證據就放人。”
此話一出,立刻得到臺灣民眾的響應。畢竟在柯文哲被捕后,警方并沒有拿出切實的證據來證明柯文哲有罪。若是繼續任由他們拘留柯文哲,那只會導致臺灣民眾對這些機構的公信力產生質疑。
而這其實就是柯文哲之所以不提抗告的真實原因,早在被捕的那一刻,他就已經做出了下一步發展的構思。
看起來此時的柯文哲處于下風,實際上卻與之完全相反。通過這種“自囚”的方式,真正延續了柯文哲的政治權力,同時在訴訟策略上也給北檢方面施加更大的壓力,反而還更有利于柯文哲的后續行動。
臺灣民眾并不明白這里面的彎彎繞繞,只會覺得民進黨當局濫用權力,從而對柯文哲的遭遇表示同情。這就是柯文哲想要達成的目的,重新得到臺灣民眾的支持。
就在臺灣最新的民調顯示可以看出,自從今年1月2日柯文哲被再度關押以來,民眾黨的支持度就已經大幅回升到了15%左右,且近日黨員暴增上萬人。
由此可見,柯文哲的目的已經達成。通過對他的司法迫害以造成了民怨沸騰,導致民眾黨的支持量大量回流。要知道早在24年年底的時候,民眾黨的支持度早已跌到10%左右,更別提中間還有許多選擇退黨的人士了。
可是隨著柯文哲一案的爆發,導致社會輿論再次扭轉,反而還讓柯文哲意外恢復了支持率。其實說白了這就是民眾黨在對2026年的縣市長選舉進行布局,希望通過這種“一環扣一環”的方式來增加民眾黨的競爭力。
民眾或許會被蒙蔽,可對于柯文哲的競爭對手來說,他的所謂心思詭計早已被看穿,那不斷上漲的支持率就已經露出了馬腳。
從柯文哲的一系列舉動來看,他將競爭最大的對手鎖定在了民進黨身上,這可能導致他忽視了國民黨的民調水平。
要知道國民黨是臺灣最老牌的政黨,他所擁有的陸戰能力是極強的。況且當初在選舉進行時,柯文哲不就是在侯友宜手上吃到了虧,其支持率就連侯友宜都比不上嗎?
沒曾想到了如今,柯文哲竟然還是沒有吃一塹長一智。繼續將所有的心思都用在民進黨的身上,反而忽略了國民黨的民調水平。
這樣的話,柯文哲就算是通過“自囚”的方式來獲取了選民的支持,并引起了選民對民進黨當局的不滿。可是國民黨或許就會趁著這個機會渾水摸魚,等到了26年選舉真正開始的時候,國民黨或許才是那個最大的贏家。
都說政壇如戰場,一些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舉措卻隱藏著真正的陰謀詭計。這柯文哲的心思早就已經浮現在水面上,既然如此,他何不如換個策略,在與民進黨抗衡的同時,分出部分精力來應對國民黨真正的民調水平。
或許這樣才能夠幫助他所在的民眾黨在26年的縣市選舉中占據更多的席位,洗去之前選舉失利帶來的陰霾。
參考資料:
被延押兩個月,柯文哲決定不提抗告
來源:環球網 2024年11月13日
柯P被關民怨沸騰!最新民調竟巨變「白營支持度大回流」
來源:中時新聞網 11:532025/01/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