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魚好釣也不好釣,說不好釣的原因是高水溫導致魚的覓食時間變短了很多,吃口時間段漁獲自然不會好。說好釣也是有原因的,夏季的魚體力充沛生長旺盛,對食物需求量非常大,只是高水溫制約了魚的覓食時間,但是要時機得當常能連竿。所以說夏季釣魚,會比其他季節更加注重時機一些。所謂時機,天氣、時段等等都包含在里面。
一、芒種前多釣魚,夏至后少出門
關于釣魚有春秋兩季是旺季,夏冬兩季是淡季的說法,但是一點也不準確。早春魚很難釣,初秋的魚也難釣。冬季雖然寒冷,初冬的鯽魚其實非常好釣。夏季也是釣魚淡季,但是芒種之前的魚還是比較好釣的,真正難釣是夏至之后。夏季的前半段氣溫雖然高,但是溫差比較大,水溫不高不低正是大小魚兒覓食旺盛的時候。芒種之前要抓緊時間釣,過了夏至之后最低溫度都開始飆升,那時候釣不到魚還容易中暑,非要出門一定要看好天氣和時段,因為魚浮頭的情況非常多。
二、清晨、晚上釣底,白天釣浮
目標魚還有底層和中上層之分,習性和覓食特點是完全不同的。底層魚類喜涼,中上層魚類耐熱,正因為這個原因夏季居然有釣浮比釣底好的說法。底層魚類的食物在淺水區域,淺水在白天升溫會比較快,所以只能是清晨、晚上的時候底層魚類進入淺水覓食,所以早晚最好是釣底層魚類。尤其是晚上,餓了一天的底層魚類進食量會非常大。白天氣溫上來了,中上層魚類活動的水層會比較淺,因為這些魚對溶氧的需求更高一些,高水溫意味著溶氧不那么充足,所以會在淺水層活動,找魚層變得容易很多。
三、雨天、漲水釣底,晴天釣浮
釣底層魚類最好的天氣就是小雨天和漲水之后,小雨天的時候底層魚類會進入淺水覓食,時間會非常長,吃口長漁獲自然可能更好一些。這里還要注意一個要點,晴天的時候底層魚類清晨在淺水覓食,太陽出來之后就會很快退回到深水中,吃口瞬間就沒了。其實并非因為淺水的水溫上來了,其實水溫的變化是個相對緩慢的過程,真正造成大魚退回到深水的原因是光照。雨天光照不強,淺水涼爽而且高溶氧,這才是底層魚類在淺水長時間停留的原因,并非只有水溫因素。雨天、漲水中上層魚類都會非常難釣,因為深水層不缺氧了自然不會在淺水層活動,想要釣鰱鳙等魚類,最好是晴天,而且風還不能大,這是極容易中暑的天氣。
四、沒有大魚釣,就把小魚拉
什么魚都不好釣的時候就釣釣小魚,小魚畢竟也是魚。雖然釣大魚非常過癮,但是小魚的味道也是不錯的,而且非常解恨。夏季的白條、小翹嘴成群結隊,尤其是小翹嘴。如果是在江河湖庫等大水體,翹嘴的質量會非常好,數量多不說而且個頭大,經常都是筷子長的。翹嘴吃口比較兇猛,垂釣起來還是非常有樂趣的。白天、小翹嘴都屬于攻擊性比較強的魚類,雖然鬧鉤的時候很容易釣上來,但是專門釣的話還是要注意釣法,那就是使用動態效果比較好的飛鉛釣。因為夏季的小魚水層也比較淺,所以可能需要使用全飛鉛,釣個半米深度就可以了,鉛皮座拉動浮漂座的下方,入水浮漂就站立,餌料從水皮往下擺動,任你多早的截口頭能傳遞出來。
最后要注意,要是雜魚都不鬧鉤,或者雜魚都非常難釣,只能說明一點,今天的大魚也不開口,建議收攤回家睡大覺。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