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紅嬋老家廣東湛江邁合村的別墅面積爭議引發網絡不少熱議,起因是部分網友根據航拍視頻和周邊建筑對比,猜測全紅嬋家新宅占地面積達200至300平方米,甚至有人調侃“冠軍家庭就該住大別野”。
對此,別墅設計師首次公開回應,稱實際建筑面積為120平方米,并不是網傳的200至300平方米。
據設計師透露,120平的面積在當地農村自建房中屬常規尺寸,“全紅嬋家人多次溝通時都表示,房子夠住就行,重點是要實用”。針對網友質疑“為何別墅看著顯大”,設計師解釋,房屋采用開放式布局和挑高設計,視覺上會顯得寬敞,但實際使用面積并未突破規劃紅線。
爭議焦點還涉及“項目部臨時板房”問題,有網友認為工地臨時建筑占用公共空間,設計師回應稱,項目部板房僅在施工期間使用,竣工后已拆除,且選址經過村委會同意。至于“全紅嬋家人是否參與設計”,設計師明確表示,方案由專業團隊根據家庭需求定制,全紅嬋父母全程參與討論,最終方案兼顧了居住舒適性和農村生活習性。
部分網友仍對“120平能否住下五口人”存疑,設計師表示完全夠住,這是和全紅嬋家人商量之后才設計的,要相信專業能力。
但全紅嬋家人暫未公開回應,但村民透露,全爸全媽近期仍如常經營果園,生活未受明顯影響。
在筆者看來,這件事暴露了公眾對“名人住宅”的復雜心態。設計師早期未主動公開數據,導致信息真空被網友腦補填滿——畢竟在吃瓜群眾眼里,奧運冠軍的家不配個泳池花園都說不過去。但往深了想,這何嘗不是一種“關心則亂”?大家潛意識里覺得,全紅嬋用命拼來的榮譽,該換套大房子才合理,結果現實一巴掌拍醒,人家父母壓根沒想靠女兒名氣搞特殊。
農村自建房的規劃審批本就透明度低,網友習慣性用“我以為”代替事實核查,再疊加全紅嬋自帶的流量光環,小事也能炒成熱搜。設計師那句“要相信我們專業的溝通”,聽著像凡爾賽,實則戳中了痛點——專業領域和大眾認知之間,永遠隔著一條名為“信任”的鴻溝。說到底,房子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裝得下冠軍家人的樸實,也裝不下網友過剩的想象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