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5月17日報道 記者從成都市美術館獲悉,在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之際,成都市美術館憑借紀念齊白石誕辰160周年系列展再度斬獲“四川省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世紀破曉——俄羅斯國家館藏先鋒主義藝術展”獲優勝獎。此外,“天趣畫境——齊白石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獲數智創新優秀案例、“未來之境:科技+藝術”獲館校合作優秀案例、“藝藏知時——成都市美術館館藏中的二十四節氣”獲優秀海報,成為西南地區今年獲得省級文博大獎最多的美術館,見證了成美“文物+藝術”雙線發展模式的又一次突破,也意味著成美公共文化能力的一次全方位的提升。
勇摘新獎: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被評為“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的齊白石系列展以“雙展聯動”模式展出,總面積達4600平方米,展出136件原作(含56件評級文物)、80余件文獻及200余件數字化展品。“天趣畫境”的數字展與“白云深處做神仙”的文物展首尾相接,互為補充,各有側重,通過“理性研究+感性體驗”的雙重視角,“文物真跡+數字藝術”的場景化空間立體呈現齊白石從木匠到巨匠的藝術人生,激發觀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真切認同。3個月的展期內,齊白石展共接待觀眾達60萬余人次,共舉辦公教系列活動40場,提供近400場公益講解,全渠道相關宣傳信息超1.3萬條,為公眾提供了豐富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務。
優勝獎“俄羅斯國家館藏先鋒主義藝術展”通過互動游戲、音樂聯感等多維釋展方式,讓觀眾更加輕松看懂抽象藝術,了解西方藝術發展歷程及先鋒主義藝術對現代設計和日常審美的影響。3個月展期內接待觀眾超23萬;館校合作優秀案例“未來之境”展覽展出學生及高校教師作品29件,涵蓋AI生成藝術、沉浸式投影、智能交互裝置等領域,吸引超過十萬余名觀眾前來觀展,其中13-22歲青少年占比超65%,印證美術館在青年科技美育領域的號召力;優秀海報“藝藏知時”以館藏作品為載體,創新設計詮釋二十四節氣這一傳統文化內核:流動的線性筆觸既象征時光軌跡,又暗合節氣輪轉的韻律,“春燕”符號暗喻候鳥隨節遷徙的生命節律,既有當代設計的視覺張力,又延續了東方美學的留白意境……
“雙線發展”:從本土深耕到全球對話
成都市美術館作為西南首個擁有“美術館+博物館”雙資質的公共文化機構,黃賓虹展、齊白石展等大展的落地,開啟了“文物真跡+經典藝術”雙線并行的新篇章,展覽連續獲獎,也印證了成美雙線發展路徑的前瞻性與可行性:在當代博物館日益承擔社會發展引擎的語境下,一座“美術館+博物館”協同發展的城市文化機構,在資源整合、學術聯動、文化傳承和傳播等方面將發揮出更具引領性的作用。
不局限于本土文化,成美自2022年起推出“世界經典藝術”展覽序列以來,已有超百萬觀眾“零距離”對話世界大師,正在積極推進的“友好博物館”(Friendship Museums)項目,與多家國外藝術機構建立友好關系。未來,成美希望與國外優秀藝術機構在業務共建、活動共創、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等領域展開合作,在國際藝術交流中承擔起“文化中樞”與“創新樞紐”的雙重角色,讓國內外優秀文化藝術彼此互通共融,在文明交流互鑒中迸發時代新生。
從雙館協同的策展實踐,到科技賦能的公眾參與;從本土文化的深耕,到全球視野的拓展,這座年輕的美術館,正以科技賦能傳統、以學術對話全球,持續探索“美術館+博物館”雙重職能下成為溝通市民“文化中樞”的無限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