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三屯碑安靜得能聽見自己的腳步聲。
二十年前這兒可是另一番景象,人多到走路都得側著身子。那時候南郊客運站天天擠滿扛麻袋的旅客,烤肉攤的孜然香能飄半條街。
要說起三屯碑名字的由來,還得從清朝末年的石碑說起。
早年間這里立著三塊刻了“甬”字的石碑,按順序排第三叫“三甬碑”。后來西北方言把“tong”念成“tun”,加上“屯”字有開荒意思,就成了三屯碑。
曾經新疆大學學生下課就往這兒鉆,水上樂園門口全是說說笑笑的年輕人。路邊修鞋的老張那兒,總能聽到各種街坊鄰居的新鮮事兒。可如今南郊客運站拆了,原地蓋起了地鐵維修站,啥痕跡都沒留。
地鐵1號線終點站總喊“三屯碑到了”,下車的卻大多是去水上樂園的游客。以前擠破頭的烤肉店,現在中午就兩桌客人,老板直嘆氣生意難做。為啥變化這么大?
跟烏魯木齊城市擴張有很大關系。
城市往西往北猛擴,新商場、新小區把年輕人都吸引過去了。現在交通太方便,去南疆坐火車飛機就行,誰還坐七八個小時大巴。
點外賣半小時到,網購三天到貨,連牛羊肉市場都搬去城北了。但在老烏魯木齊人心里,三屯碑就像自家的老照片,滿是回憶。
五六十歲的大叔記得小時候在水庫抓魚,八零后難忘大學門口等對象的時光。
就連曬太陽的維族大爺,都念叨著以前這兒人多得很,滿是懷念。三屯碑能不能重新熱鬧起來?
其實機會還是有的。夏天水上樂園人不少,要是多辦點夜市、音樂節,肯定能吸引年輕人。南公園的老樹老房子收拾一下,搞成懷舊拍照點,估計能成網紅地。
把新疆大學老校區、八路軍辦事處串成紅色旅游線,外地游客會喜歡。最重要的是留住那些老味道,烤肉、拌面這些煙火氣才是招牌。城市發展就像翻相冊,老照片雖舊,卻記錄著成長的腳印。
三屯碑見證了烏魯木齊從戈壁灘變大城市,每處痕跡都有故事。
我個人認為,城市在向前走的時候,總得留些地方裝回憶。那些熟悉的街道、老店,是讓人們記得來時路的重要標記。至于三屯碑未來會怎樣,需要大家一起想想辦法、出出力。
畢竟每個城市都有這樣的老地方,它們的存在很有意義。城市向前跑,老地方的故事不該被風吹散,得好好留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