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亞的一隅,朝鮮,這個神秘的國度,一直懷揣著經濟騰飛的夢想。從元山葛麻海岸旅游區的宏偉規劃,到新鴨綠江大橋的建設設想,每一個項目都承載著朝鮮對繁榮未來的憧憬。
然而,現實卻異常殘酷,盡管朝鮮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其經濟發展卻始終舉步維艱,富裕似乎遙不可及。外界常常認為,朝鮮經濟的落后僅僅是因為缺乏改革的勇氣與機遇,但事實真的如此簡單嗎?
深入探究,我們會發現,朝鮮經濟的困局是多種復雜因素交織的結果,而其中,國際制裁尤其是 “1718 號決議”,如同一把沉重的枷鎖,緊緊鎖住了朝鮮經濟發展的道路。
曾經的輝煌與轉折
在蘇聯解體之前,朝鮮依托經互會體系,享受著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每年,平壤能以極低的成本獲得 300 萬噸原油,這些寶貴的能源為朝鮮的工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工廠里機器轟鳴,工業生產一片繁榮。
到 1975 年,朝鮮全國的耕地實現了全面機械化,曾經的牛拉犁被拖拉機取代,田間地頭滿是現代化農業生產的景象。不僅如此,朝鮮生產的機床和拖拉機質量上乘,不僅能滿足國內需求,還能出口到中東地區換取外匯。
當時平壤的街頭,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相當可觀。百貨大樓里擺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進口商品,匈牙利的牛肉罐頭香氣四溢,保加利亞的玫瑰精油備受青睞。周末,普通工人家庭也能帶著孩子前往大同江邊的旋轉餐廳享受美食。
1984 年,韓國教授金在茂訪問朝鮮后,在回憶錄中感慨地寫道:“這里的生活水準至少比漢城領先十年。”
然而,1991 年 12 月 25 日,隨著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上紅旗的緩緩降下,蘇聯解體,朝鮮的黃金時代戛然而止。此前每年來自蘇聯和東歐國家的 50 億美元援助瞬間化為烏有,這對朝鮮經濟來說無異于致命一擊。
外匯儲備在短短三年內縮水 90%,曾經琳瑯滿目的百貨大樓變得空空蕩蕩,基本生活用品嚴重短缺,大同江邊旋轉餐廳的熱鬧景象也一去不復返。
天災雪上加霜
1995 年夏天,一場罕見的自然災害降臨朝鮮,徹底改變了這個國家的命運軌跡。當年 7 月和 8 月,朝鮮半島遭遇連續暴雨襲擊,尤其是被譽為 “糧倉” 的黃海北道受災最為嚴重。
短時間內,降雨量數倍于常年,河水迅速泛濫,許多年久失修的堤壩和水庫不堪重負,相繼崩潰。洪水如猛獸般沖向農田和村莊,黃海北道的糧食儲備倉庫被淹沒,大量小麥和稻米被沖走或泡爛,數十萬噸糧食瞬間化為烏有。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金正日迅速下令人民軍工程兵大隊投入搶險救災。然而,由于缺乏專業排水設備,工程兵們只能將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 T-55 坦克底盤改裝成臨時抽水機,但這對于洶涌的洪水而言,只是杯水車薪。
這場災難還對朝鮮的交通命脈 —— 全國鐵路網絡造成了毀滅性打擊。洪水沖毀了鐵軌,沖塌了橋梁,許多鐵路站點被淹沒在水下。從黃海北道到其他地區的糧食運輸線路中斷長達 79 天,導致糧食無法從受災較輕的地區運往災區,也無法從港口運至內陸,整個物資供應體系陷入了癱瘓。
為了應對危機,朝鮮政府號召工廠在燃料和電力供應幾近枯竭的情況下繼續開工,動員農民種植任何可食用的作物,甚至包括野草和樹皮。城市居民被組織起來前往農村挖掘野菜,嘗試用極少的原料制作替代食品。
在這段艱難的時期,朝鮮饑荒規模迅速擴大,雖然官方未公布具體傷亡數字,但國際機構估計,有數十萬人因饑餓和相關疾病失去了生命。
核試驗引發制裁風暴
此前,朝鮮的核開發計劃已引發周邊國家和聯合國的高度關注。而朝鮮的公開核試驗,成為了壓垮外交平衡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6 年 10 月 9 日,朝鮮進行核試驗,僅僅五天后的 10 月 14 日,聯合國安理會全票通過了第 1718 號決議,決定對朝鮮實施全面制裁。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接到指令,迅速凍結了朝鮮在澳門匯業銀行的 2500 萬美元存款。隨后,物流和運輸領域也受到了嚴厲打擊。2006 年底,新加坡政府依據制裁要求,扣押了朝鮮高麗航空旗下的 3 架伊爾 - 76 運輸機。
這些飛機原本承擔著貨物運輸任務,有時可能涉及敏感物資的運輸,它們的被扣使朝鮮的國際貨運能力大幅下降。
更為離譜的是,平壤動物園從非洲進口兩只企豹的計劃也因制裁受阻。聯合國以 “可能涉及生物武器研究” 為由,否決了這筆交易。
第 1718 號決議明確禁止向朝鮮出口任何可能用于核計劃或軍事用途的設備和技術,甚至一些看似普通的工業材料也被列入禁運清單。這使得朝鮮的對外貿易幾乎陷入停滯,無法進口生產所需的原料,也難以出口商品換取外匯。
為確保制裁有效實施,相關委員會要求各國對進出朝鮮的船只和飛機進行嚴格檢查,許多港口和機場直接拒絕朝鮮貨輪停靠。朝鮮的海上運輸線被切斷,原本依賴港口輸入的燃料和糧食變得更加稀缺。
制裁還禁止了奢侈品出口,表面上針對朝鮮精英階層,但實際上眾多貿易渠道也被一并堵死,普通物資的流通受到嚴重影響。
經濟發展計劃受挫
元山葛麻海岸旅游區項目,是朝鮮試圖通過旅游業振興經濟的一次大膽嘗試。該項目預計投資 3.5 億美元,規劃打造一個集酒店、溫泉、滑雪場和海灘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勝地,目標是每年吸引 50 萬名中國游客,為朝鮮帶來可觀的外匯收入。
項目啟動初期,中方提供了技術和資金支持,朝鮮也投入了大量人力,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
然而,制裁的陰霾再次籠罩。由于禁止向朝鮮出口建筑材料,鋼筋、水泥和玻璃等必需品無法按時運抵施工現場,工程進度被迫放緩。到 2018 年,盡管已經投入了巨額資金,但項目完成度僅為 37%。
那些規劃中的豪華酒店和高檔娛樂設施,大多還停留在圖紙階段,工地上的機械設備逐漸停止運轉,工人也只能無奈停工。元山葛麻海岸旅游區從一個充滿希望的經濟增長點,淪為了一個半途而廢的項目,朝鮮通過旅游業拉動經濟的計劃也隨之落空。
2018 年初,朝鮮政府在羅先經濟特區啟動了一個數字貨幣交易所,試圖借助加密貨幣這一新興工具繞過國際金融制裁,獲取急需的外匯。交易所上線后,短短兩周內,平臺上的加密資產就累積到了 2300 萬美元。
然而,全球金融體系的監管機構迅速做出反應,SWIFT 系統作為國際資金結算的核心網絡,果斷封鎖了與交易所相關的所有賬戶。一夜之間,2300 萬美元的加密資產變成了無法兌現的數字,投資者血本無歸,朝鮮政府也未能從中獲得任何收益。
開城工業園的命運同樣令人嘆息。這個位于朝韓邊境的合作項目,在 2000 年代中期達到了巔峰狀態。當時,123 家韓國企業在此設廠,雇傭了超過 5 萬名朝鮮工人。
每月,園區向朝鮮政府結算的現金工資高達 800 萬美元,這些資金成為朝鮮國庫的重要收入來源,有力地支撐著朝鮮經濟。2013 年,開城工業園的發展達到了頂峰,工廠日夜開工,生產的紡織品和電子零件源源不斷地運往韓國市場。
但在 2016 年,聯合國安理會因朝鮮的核試驗進一步加強了制裁力度,要求所有涉及朝鮮的交易都必須經過 “1718 委員會” 的嚴格審查。韓國企業在園區內的日常運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哪怕是支付 5 美元的快遞費,也需要向委員會提交詳細報告,并經歷漫長的審批流程。
許多企業不堪重負,紛紛選擇撤離。最終,2016 年 2 月,韓國政府以擔心園區收入可能被朝鮮用于軍事目的為由,宣布全面關閉開城工業園。園區關閉后,5 萬名朝鮮工人失去了工作,曾經繁榮的工廠陷入了沉寂。
背后的深層原因探究
從歷史角度看,20 世紀初日本對朝鮮半島長達 35 年的殖民統治,嚴重破壞了朝鮮的經濟基礎,掠奪了大量資源,壓制了本土文化發展。二戰結束后,朝鮮半島被美蘇分割,1948 年朝鮮在蘇聯支持下建國,經濟上對蘇聯產生了較強的依賴。
蘇聯解體后,朝鮮經濟頓時失去了重要支撐。此外,1950 年的朝鮮戰爭使朝鮮基礎設施遭受重創,經濟倒退數十年,同時也將朝鮮推向了冷戰前線,導致其長期受到西方孤立和制裁,這些歷史遺留問題成為朝鮮經濟發展的沉重負擔。
朝鮮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在 20 世紀 50 年代至 70 年代,借助蘇聯和中國的援助,工業化取得了顯著成就,甚至在 1970 年宣布完成社會主義工業化,當時人均收入高于韓國。
但這種發展模式存在嚴重弊端,經濟結構過度偏向重工業、軍工產業,農業和輕工業發展滯后。工廠中堆積著大量的鋼筋水泥等工業品,而老百姓急需的糧食和日用品卻供應不足。
到了 70 年代末,隨著蘇聯援助減少,朝鮮經濟開始下滑。1991 年蘇聯解體后,朝鮮經濟更是陷入了崩潰邊緣。計劃經濟體制雖然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但靈活性不足,難以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生產,這使得朝鮮經濟逐漸失去活力。
除了歷史和經濟體制因素,朝鮮領導層的政策選擇也對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金日成時代推行的 “主體思想”,強調自力更生,在政策上偏重工業和軍工,雖然在短期內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長期來看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經濟失衡。
金正日時期,面對蘇聯解體和自然災害的雙重打擊,實施 “先軍政策”,將軍費開支置于優先地位,導致糧食供應等民生問題更加嚴峻,1990 年代的大饑荒與此不無關系。
金正恩上臺后,提出 “核武與經濟并進” 的口號,盡管朝鮮在核武器研發方面取得了進展,但經濟發展依然面臨重重困難。由于制裁壓力和自身資源限制,朝鮮在經濟改革方面難以放開手腳,在面子工程、軍事建設與經濟民生發展之間難以找到平衡,導致經濟發展的窟窿越來越大。
綜上所述,朝鮮的貧困并非由單一因素導致,而是歷史遺留問題、經濟體制弊端、自然災害沖擊、國際制裁以及自身政策選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歷史使朝鮮經濟基礎薄弱,計劃經濟體制限制了經濟活力,天災讓本就脆弱的經濟雪上加霜,國際制裁切斷了其與世界經濟的聯系,而自身政策選擇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經濟的健康發展。
這幾座大山重重地壓在朝鮮身上,使其經濟發展舉步維艱,富裕之路漫長而艱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