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全球智能手機芯片市場格局正迎來新一輪震蕩,要知道此前都是蘋果A系列、高通驍龍、聯發科天璣長期占據高端市場主導地位。
而華為麒麟芯片的暫時退場曾讓外界對國產高端芯片的自主研發能力產生疑慮,不過現階段已經取得了新的突破。
然而,小米近期官宣的玄戒O1自研芯片,也開始在市場中進行發力,并且還傳出了諸多給力的信息供用戶關注。
尤其是以一份Geekbench 6.1.0的跑分成績單,向行業投下了一枚"技術深水炸彈"——單核2709、多核8125的分數,不僅超越高通旗艦驍龍8 Gen 3,更讓"小米能否打破國際芯片壟斷"的討論再次升溫。
根據Geekbench平臺泄露的信息,型號為"Xiaomi 25042PN24C"的新機搭載的玄戒O1芯片,展現了極為激進的硬件配置。
比如CPU部分采用"2+4+2+2"的四叢集十核架構:2顆X925超高頻核心:主頻高達3.9GHz,遠超驍龍8 Gen 3的X4核心(3.3GHz)。
而且還擁有4顆A725中核:主頻3.4GHz,承擔高負載任務;2顆低頻A725核心(1.89GHz)+2顆A520能效核(1.8GHz):優化日常場景功耗。
GPU部分搭載Immortalis-G925 MC16,主頻1.795GHz,相比驍龍8 Gen 3的Adreno 750(770MHz)頻率提升顯著。
從參數看,玄戒O1的配置堪稱"堆料狂魔",其十核設計打破了主流旗艦芯片的"1+3+4"或"1+4+3"八核架構傳統,通過增加中核數量和頻率,試圖在性能與能效間找到新平衡點。
而Immortalis-G925 GPU的采用,則是小米首次公開搭載Arm最新旗艦圖形架構,其16核規模甚至超過聯發科天璣9300的G720 MC12,理論圖形性能值得期待。
雖然目前還只是初步爆料架構與跑分信息,但基本可以確認的是,等到搭載到量產芯片上,應該會有著更強的表現。
更何況小米澎湃O1芯片能夠有如今的表現,和澎湃芯片長期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畢竟此前一直都在芯片行業發力。
需要了解,2017年2月,小米發布了首款自研芯片澎湃S1,搭載于小米5C手機,但受制于芯片制程落后和基帶能力不足,市場反響未達預期。
2017年至2020年,澎湃S1遇挫后,小米調整策略,轉向影像、充電等細分領域的小芯片研發,直到2021年小米開始持續發力。
也就是陸續推出了自研影像芯片澎湃C系列、充電芯片澎湃P系列以及自研電池管理芯片澎湃G系列等。
所以當玄戒O1芯片誕生之后,或打破小米對高通和聯發科的長期依賴,為小米帶來更深層次的軟硬件整合能力,優化功耗、AI功能和影像表現。
其次,玄戒O1的橫空出世,可能引發三重連鎖反應,第一個是對高通"霸主地位"的沖擊,要知道驍龍8系列長期壟斷安卓旗艦市場。
而玄戒O1的性能超越若在量產機中復現,將直接威脅高通的議價權,甚至小米有望通過"自研芯片+高通芯片"雙軌策略,降低對外依賴。
同時小米自研芯片的推進,將帶動國內封測、EDA工具、IP設計等產業鏈環節升級,例如玄戒O1可能采用某公司先進封裝技術。
重點是面對小米的激進布局,友商或將加快自研SoC進度,甚至一些手機品牌也可能重新評估芯片戰略。
另外要說的是,對于普通用戶而言,玄戒O1的實際體驗仍需驗證,比如游戲表現、功耗表現,以及AI與影像方面的表現。
況且Geekbench跑分更多反映極限性能,而日常使用的流暢度、溫控表現才是用戶體驗的核心,這點小米需在發布會上用真實場景演示回應外界質疑。
同時,這款芯片會搭載到小米15S Pro上進行發布,這款新機的外圍參數和小米15 Pro差距不大,這也意味著競爭價值不會低。
值得一提的是,官方稱這顆芯片后續不僅會放到手機產品上,這也意味著會有更多方面的普及,這也是很值得期待的地方。
總而言之,玄戒O1的跑分泄露,像一束穿透烏云的光,讓外界看到國產芯片的另一種可能——它不再是被動追趕的"備胎",而是敢于正面挑戰國際巨頭的"新物種"。
那么問題來了,大家對這次的跑分有什么期待嗎?歡迎回復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