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深秋,大別山區的楓葉染紅了山崗。面對國民黨軍即將發動的第四次"圍剿",紅四軍在鄂豫皖蘇區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擴紅運動。10月15日,在黃安七里坪的動員大會上,時任陂安南縣蘇維埃政府主席的李先念第一個登上主席臺,鏗鏘有力地宣布:"我李先念帶頭參軍!"在他的感召下,300多名熱血青年當場報名,這支新組建的隊伍后來被編入紅四軍第11師33團,李先念擔任團政委。這已是他第二次穿上軍裝——早在1929年黃麻起義后,他就曾參加紅軍,后因地方工作需要調任蘇維埃政府主席。在地方工作期間,他創造性地開展土地革命,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我們的李主席"。
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在七里坪宣告成立,徐向前任總指揮。11月下旬的黃安戰役中,李先念初次展現軍事才能。他率33團采取"夜襲火攻"戰術,連續攻克敵軍兩個堅固據點,全殲守敵一個團。12月的障山之戰更為驚險,當敵軍突破防線直撲指揮部時,李先念臨危不懼,親率敢死隊從側翼發起反沖鋒。戰士們回憶,當時李政委手持大刀沖在最前,高喊"跟我上"的身影永遠定格在戰士們心中。這場血戰持續了整整一天,最終以紅軍大獲全勝告終。戰后,徐向前拍著李先念的肩膀說:"好一個李大膽!"
1932年的四大戰役中,李先念的軍事指揮藝術日臻成熟。在蘇家埠圍點打援時,他首創"圍三闕一"戰術;潢光戰役中又巧妙運用"聲東擊西"戰法。最令人稱道的是,他帶領33團在商潢公路阻擊戰中堅守陣地18晝夜,戰后全團被授予"共產國際團"榮譽旗幟。1932年7月,這位參軍僅9個月的年輕指揮員被破格提拔為紅11師政委。次年反"三路圍攻"勝利后,24歲的李先念成為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軍政委——紅30軍政委。他常說:"沒有徐總指揮的悉心栽培,就沒有我李先念的今天。"
1936年西征途中,在祁連山腹地的冰天雪地里,李先念帶領400余名將士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跡。面對馬家軍的重重圍堵,他指揮部隊晝伏夜行,歷時47天穿越無人區。途中為解決給養問題,他帶頭吃皮帶、啃樹皮。當部隊最終抵達新疆時,周恩來稱贊這是"一顆革命火種"。抗戰時期,他創建的新四軍第五師發展至5萬余人,開辟了縱橫千里的鄂豫邊抗日根據地。1946年中原突圍時,他指揮6萬部隊突破30萬敵軍合圍,被毛澤東譽為"神來之筆"。
新中國成立后,這位戰功赫赫的將軍主動轉型經濟建設。在湖北主政期間,他僅用三年就使全省工業產值翻了兩番。1954年任財政部長后,他主持建立了新中國的財政管理體系。1955年授銜時,他主動讓銜的高風亮節令人動容。1983年,74歲的李先念當選國家主席,用他的話說:"我這一生,就是跟著黨走,黨叫干啥就干啥。"1992年6月21日,這位從大別山走出的革命家走完了他83年的傳奇人生,但他"忠誠為黨、一心為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