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日,朝鮮首次公開了戰斗機發射國產新型中程空對空導彈的震撼畫面,這一動態立刻吸引了國際社會的目光。不少觀察家推測,這款導彈很可能是通過朝俄軍事合作,從俄羅斯獲得了技術支持。相比之下,韓國目前還未能自主研發出空對空導彈。
據朝鮮官方媒體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兩天前親臨現場,指導了朝鮮空軍的防空(防空)作戰及空襲訓練。報道中不僅公布了米格 - 29 戰斗機發射疑似新型空對空導彈和滑翔制導炸彈,成功擊落巡航導彈和無人機靶標的訓練畫面,還讓外界回想起 2021 年,朝鮮就在 “自衛 - 2021” 國防發展展覽會上首次展示過這款新型中程空對空導彈。
韓國國民力量黨議員劉有元對此評論道:“朝鮮軍方不僅研發了尚處于起步階段的空對空導彈,還大方公開了實彈射擊訓練場景。這次訓練雖然只展示了短程空對空作戰能力,但從表現來看,朝鮮似乎已經掌握了技術難度頗高的(中程)空對空導彈系統集成技術,比如雷達等航電設備與導彈的結合?!?/p>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米格 - 29 發射的新型空對空導彈擊落的空中靶標,看起來像是被稱為 “朝鮮版烏蘭” 的反艦導彈和外形類似天鵝的無人機,不少人猜測,這或許是朝鮮在秀針對韓國巡航導彈和天鵝型無人機的空對空作戰能力。而且,外界普遍認為,朝鮮這款新型空對空導彈的外觀和美國的 “魚叉” 或中國的 “PL - 12” 導彈有些相似。
劉有元議員進一步分析:“朝鮮新型空對空導彈和中國的 PL - 12 長得像,而 PL - 12 據說也是在俄羅斯技術支持下研發的,這么一看,俄羅斯把空對空導彈技術提供給朝鮮,還真有不小的可能性?!?他還預測,朝鮮未來很可能會把這款新型空對空導彈改裝成地對空或艦對空導彈。
反觀韓國,其空對空導彈體系目前還處在研發的初級階段。雖說空對地導彈方面,戰斗機搭載的型號計劃在 2028 年完成研發,但直升機搭載的空對地導彈倒是已經研發成功了。
此外,朝鮮中央通訊社當天還公開了疑似 GPS 滑翔制導炸彈和光學滑翔制導炸彈。劉有元議員判斷:“朝鮮看樣子正在研發‘朝鮮版 KGGB’(韓國型 GPS 空對地制導炸彈),想借此提升空對地精確打擊能力。”
訓練當天,無人機的列隊飛行也頗為引人注目。公開照片里,2023 年 7 月在 “武器裝備展覽會 - 2023” 上首次亮相的 “新星 - 4 型” 戰略無人偵察機(朝鮮版 “全球鷹”)和 “新星 - 9 型” 攻擊無人機(朝鮮版 “死神”)紛紛登場,特別是 “朝鮮版死神” 編隊飛行的畫面,還是頭一回曝光。
對于朝鮮無人機的外觀,劉有元議員表示了擔憂:“這些無人機和美軍部署在朝鮮半島的型號高度相似,以后怕是很難通過外形區分,這可不是個小問題。” 他還強調:“朝鮮軍隊似乎想把在俄烏戰爭中積累的現代戰爭經驗,運用到軍事戰術和國防科技發展上,朝鮮空軍常規力量的現代化進程,值得我們警惕?!?/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