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福建山路上兩輛美式吉普車顛簸著對向而行。車上坐著兩位國民黨黃埔一期同學,京滬杭警備副總司令張世希和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侯鏡如。
灰頭土臉的張世希剛被解放軍攆出浙江,一見面就拍著大腿直嘆氣:"老侯啊,這仗沒法打了!前腳剛聽說江陰要塞變天,后腳林遵帶著軍艦投共,現在連廖運升都帶著整師人馬跑了,我手底下兵都不聽招呼,這日子真不是人過的!"
這段對話背后,藏著國民黨軍在渡江戰役后全面崩盤的真相。
要說這潰敗速度,連蔣介石自己都始料未及。解放軍4月20日夜間剛吹響沖鋒號,長江南岸的國民黨軍就像多米諾骨牌似的接連倒下。
更要命的是自家部隊成建制地扯起紅旗,把老蔣精心布置的江防工事變成了送給對手的"大禮包"。
江防命門被內部瓦解
江陰要塞這個長江防線的"鐵閘門",硬是被蔣介石親手交到了共產黨手里。
1948年選要塞司令時,顧祝同、何應欽、胡宗南各路人馬搶破頭,最后老蔣看中了戴戎光,這個黃埔六期生靠著走門路當上了司令。
誰料戴司令上任就忙著撈錢,把要塞炮臺交給地下黨員唐秉琳、唐秉煜兄弟打理,自己整天琢磨怎么把要塞田產變現。
4月21日凌晨,解放軍先頭部隊在江陰登陸。戴戎光急得跳腳要開炮,結果炮彈全落在自家145師陣地上。
原來唐秉琳早把炮口調轉方向,還美其名曰"夜間瞄準困難"。等戴戎光發現不對勁時,自己已經被起義官兵捆成了粽子。
要塞里40多門重炮、36門戰防炮,連帶著7000多官兵,就這么稀里糊涂換了東家。氣得蔣介石在南京拍桌子大罵:"我真是瞎了眼!"
海軍艦隊臨陣倒戈
江陰要塞的教訓還沒消化,更大的打擊接踵而至。
4月23日,海防第二艦隊司令林遵帶著25艘軍艦、1200多名官兵在南京江面起義。
這位民族英雄林則徐的侄孫林遵,早就對國民黨的腐敗看不慣。桂永清前腳剛許諾讓他當海軍副總司令,后腳林遵就帶著艦隊投了光明。
起義當天可謂險象環生。林遵在"永嘉"艦上召集各艦長開會,有人主張去上海,有人要投解放軍。
林遵靈機一動搞起投票,結果8票贊成起義,2票反對,6票棄權。雖然最后只保住3艘軍艦,但毛澤東主席接見他時說得實在:"只要人在,海軍總能建起來!"
同一番號兩次起義的奇觀
要說最打臉的,還得是110師這支"起義專業戶"。1948年雙堆集戰役,廖運周帶著5000人馬戰場起義,直接斷送了黃維兵團的突圍希望。
蔣介石不信邪,把番號給了廖運周堂弟廖運升。結果1949年5月,廖運升又在浙江義烏帶著整師人馬起義,氣得湯恩伯直跺腳。
這支部隊為啥這么"叛逆"?原來從廖運澤開始,廖家三兄弟就跟國民黨離心離德。
廖運澤黃埔一期出身,參加過南昌起義;廖運升黃埔四期,帶著安徽子弟兵組建暫編第1師。
湯恩伯把廖運澤明升暗降調走,以為廖運升好對付,哪知人家早跟游擊隊串通好了。
5月4日凌晨,110師官兵開著美式裝備直奔義烏山區,等蔣介石收到消息,黃花菜都涼了。
潰敗背后的必然
張世希對著老同學侯鏡如倒苦水時,怕是想破腦袋也搞不明白:怎么好好的部隊說反就反?
其實答案就寫在國民黨自己的爛賬本上。蔣介石用人全看派系,戴戎光這種貪官能當要塞司令,林遵這樣的明白人反倒被排擠。
廖氏兄弟的部隊從根子上就埋著起義的種子,湯恩伯還傻乎乎把人家親戚調來調去。
最諷刺的是,侯鏡如這個聽著張世希抱怨的人,轉頭就以探親為名去了香港,一封信促成92軍起義。
等張世希逃到臺灣,不知道會不會想起那個春夜:當解放軍的炮火照亮長江時,國民黨軍內部早就豎滿了看不見的紅旗。這場潰敗不是偶然,是腐敗統治集團自己挖斷了根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