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煤田地質局綜合普查隊實施的甘肅省寧縣某井田三維地震勘探項目全面完成野外數據采集工作,為下一步采礦設計提供了精準可靠的地質依據。
該項目位于慶陽市寧縣,屬隴東黃土高原的東南部,地貌類型主要為流水侵蝕黃土塬,地形類型主要為黃土塬、梁、峁和溝谷,地形條件較為復雜。在項目成孔過程中,工區內“V”字形的山谷兩側山坡陡峭如削,沖溝縱橫,設備無法直接運送到施工區域,項目組成員只能將沉重的設備一件一件搬運到指定位置,對于氣動鉆機這種大型設備,只能拆解后抬到施工地點再進行組裝。同時,工區北部塬上部分房屋、墳地、高壓電線密集,工區中部又有天然氣輸氣管道東西向橫穿工區,這些區域都需要進行較大規模的變觀工作,恰逢農作物春播時節,項目協調工作愈加困難。受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本次項目變觀工作困難異常。
面對復雜的施工條件,項目組憑借豐富的經驗,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應對措施,首先制定了變觀方案,將無法進行爆破作業的炮點全部偏移至安全距離之外;在進行合理變關之后,室內采用KLSeis軟件進行變觀模擬,驗證覆蓋均勻性,經計算,覆蓋次數全區基本能達到50次以上,滿足采集要求;對于變觀至農田內的炮點,項目組積極同地方政府和村民進行協商,采取集中成孔、集中爆破的方式,將村民的春播生產延誤降到了最低;成孔工作因地形復雜多變,項目組使用多種成孔設備,攻克難題,確保孔深達到設計要求,保證震源能量能夠有效傳播。在項目組全體成員的努力下,本次三維地震勘探工作成功克服了重重困難,圓滿完成了野外數據采集工作。
下一步,項目組將精細化處理采集數據,解釋主要可采煤層的厚度變化趨勢,進一步控制主要可采煤層的底板標高,查明主要可采煤層中的斷層,為后續礦方開采方案的制定提供數據支持,確保開采工作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來源:甘肅煤田地質局綜合普查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