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王子鋒
5月18日,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如約而至。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也在16日隆重舉行,這場盛會,不僅是對自強不息精神的禮贊,更在向全社會傳遞一個信號:只有多方共同合力,才能托起殘疾人事業的美好未來,照亮他們的璀璨人生。
歷屆評選出來的自強模范與助殘先進,就是這種強大合力成果的縮影。雙腿殘疾的射箭運動員陳敏儀每天至少拉一百次30斤的弓,才有機會拿到4枚世界殘奧會金牌;小兒麻痹的此路恒靠傈僳族的精美服飾帶領村民過上了美好生活;“有困難,找何巧”的手語,在重慶磁建村社區的聾啞人居民里廣為流傳,自學手語的民警“巧姐”成了大家的依靠……自強模范以實際行動證明,殘疾人同樣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助殘先進集體與個人,都在用點滴行動匯聚成助殘的磅礴力量,展現出多方合力的強大效能。
但成績背后,現實困境依然存在:部分企業對殘疾人就業存在認知偏差、無障礙設施建設在部分地區仍有短板、特殊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諸多問題,都制約著殘疾人的全面發展。這些困境也同樣說明,僅憑單一主體的發力遠遠不夠,唯有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全方位助殘體系,才能破解難題。
如何協同高效聯動?這還需要各方不斷積極嘗試配合。政府需持續完善就業幫扶、技能培訓等政策,為殘疾人搭建兜底保障;企業主動開發適合殘疾人的崗位,將社會責任轉化為具體行動;社會組織發揮靈活性優勢,提供個性化幫扶與志愿服務;而我們每一位普通的健全人,就是用包容的態度打消對他們的偏見,讓殘疾人真正感受到平等與尊重。
每年的全國助殘日,不僅是致敬榜樣的時刻,也是凝聚共識的契機。一同匯聚多方力量,構建更完善的助殘體系,讓每一位殘疾人都能在自立自強中,擁抱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