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以“智慧農機賦能農業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中國楊凌農高會夏季分會暨2025AME西部農業機械裝備展覽會在陜西楊凌盛大啟幕。
作為首屆西部農機展,這場行業盛會上大型農機裝備與小型智能裝備等百“機”爭鳴,并匯聚全國農機企業代表與專家學者,集中展示農業機械化與智能化的創新成果,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展館內外,多家企業攜拳頭產品亮相,從無人機到智能機器人,從動力換擋拖拉機到多功能打藥機,各領域創新產品交相輝映,讓不少參觀觀眾直呼“看得過癮!”。
曉耕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展出的“518C智能履帶式風送噴霧機器人”尤為引人注目,現場不少參會群眾駐足了解。這款專為蘋果園、梨園等場景設計的裝備,憑借獨創的離線風機技術,噴幅高度可達8米、寬度達15米,每日作業時長約10小時,作業面積約200畝。
該產品由曉耕智能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研發,2024年正式面向市場,已在山西、陜西、河南等地推廣。“我們的目標是將實驗室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該公司銷售經理王鑫表示,通過展會平臺不僅能擴大市場認知度,更能直接對接種植戶需求,用科技手段切實提升農業生產效益。
安徽宏鵬智能農機裝備有限公司此次重點展示了遙控履帶打藥機、遙控三輪打藥機及電動三輪打藥機等三款高效打藥設備,噴霧式場景吸引了群眾圍觀。
該公司銷售人員王前進介紹,履帶式打藥機兼具平原與丘陵適應性,支持90米遙控距離和人工雙模式操作;三輪式風送打藥機噴頭效率突出,小地塊果樹作業效率達15-20畝/小時,適合平原地區規模化應用。
在黑龍江惠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區域經理許日祥正向意向客戶介紹“HD580農業無人機”:“今年新款無人機在載重、續航及雷達性能上實現全面升級,并搭載大屏遙控器,操作更便捷。”
該無人機作業效率顯著提升,撒肥時每分鐘可撒施300公斤,打藥理論效率達每小時360畝,是人工的十余倍。目前,該產品已在陜西咸陽、寶雞等地應用于玉米田打藥作業,后續將拓展至小麥田等場景。“展會客戶群體精準,我們希望借此打開陜西市場。”許日祥信心滿滿地表示。
展會期間同步舉辦了現代農業裝備創新運用大講堂活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陳軍指出,果實機械化采收對降低勞動力需求、提升果業經濟競爭力意義重大。
他透露,未來技術研發將融合5G、AI、區塊鏈等前沿科技,實現更精準的采收決策。同時,針對山區、丘陵等復雜地形,設備將向輕量化、模塊化方向突破。
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唐永杰現場展示了核心產品動力換擋拖拉機。該系列拖拉機通過電控按鈕或推桿操作即可完成換向與有級換擋,無需腳踩離合器,大幅降低操作強度。“省時、省力、省心、省錢”的特點,使其成為國產高端智能拖拉機的標桿產品。
西安亞澳農機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史江濤介紹,亞澳玉米精量播種機提供多種機型適配不同農田需求。以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為例,該設備不僅實現高效作業,更有效破解“秸稈擋道、濕土難耕、苗稀減產”三大技術難題,推動播種作業標準全面提升。
本屆展會不僅是農機產品的展示平臺,更是一次行業交流與合作的盛宴。從無人機的高效植保到智能機器人的精準作業,從動力換擋的便捷操控到AI與區塊鏈的技術融合,創新成果的集中亮相彰顯了“智慧農機”對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強大驅動力。
隨著我國農業向集約化、智能化加速轉型,高端農機裝備的研發與應用將成為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抓手。未來,更多融合尖端科技的智能設備將走向田間地頭,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編輯|高瑜審核|趙允
來源|中國農科新聞網作者|谷幸、李煜強
微信號:yanglingcaf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