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伏天有點不一樣。過去十年三伏天都是40天,今年卻只有30天。
頭伏7月20日到29日,中伏7月30日到8月8日,末伏8月9日到18日。為啥今年中伏只有10天?原來夏至到立秋間庚日數量說了算,今年剛好4個庚日。
入伏時間在農歷六月二十六,算是晚入伏了。老話說“早入伏雨連連,晚入伏旱干田”,今年雨水可能少。
天氣大概率干熱,農民得留意田里莊稼抗旱。入伏頭一天是農歷雙日子,屬于母伏。“公伏兇,母伏悶”,母伏悶熱天氣會更多。
今年還是秋包伏,末伏在立秋之后。
民間說“秋包伏,熱死牛”,估計立秋后還得熱一陣。
而且三伏天基本全在閏月里,熱氣釋放可能受影響。往年秋包伏啥情況?
有記得的老鄉可以說說。這樣的三伏天,對農業影響不小。干熱天氣下,作物蒸騰作用強,需水量大。
南方地區要注意給菜地、果園及時補水。大棚種植戶得做好通風降溫,防止高溫悶苗。
北方玉米、大豆正值生長期,要關注土壤墑情。
要是長時間不下雨,得考慮灌溉保苗。養殖的老鄉也要注意,牲畜容易中暑。
圈舍要保持通風,提供充足飲水。雖然今年三伏天數少,可熱度未必低。
尤其是中伏和末伏,可能出現持續高溫。
農民朋友得提前備好防暑物資,草帽、水壺不能少。
下地干活盡量避開中午最熱的時候,別硬扛。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更得注意防暑降溫。
飲食上多吃清淡的,綠豆湯、西瓜可以多備點。關于今年三伏天的特點,大家還有啥看法?
是不是感覺雖然天數短,但該熱還是熱?這秋老虎到底有多厲害,還得接著觀察。總之,提前做好準備,應對高溫天氣。
不管是地里的莊稼,還是家里的生活,都得操心。
希望大家都能順順利利度過這個三伏天,有個好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