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多名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亞丁旅游景區內,一名女性游客疑因高反不幸離世。5月18日,記者從稻城亞丁景區獲悉,5月16日,確有一名35歲女性游客在景區內因高反休克昏迷,最終未能恢復生命體征。
網友稱,一名女性游客在稻城亞丁疑似高反暈倒路邊。視頻截圖
16日晚,網友飽飽(化名)在社交平臺發帖稱:“今天去牛奶海路上看到有人被抬擔架下來……聽說在休息站點搶救沒救過來。”此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熱議,在該帖的評論區,網友嘟嘟(化名)表示,她也看到了。“我們下山的時候經過補給點,在里面一個小房間搶救,聽工作人員說已經不行了。后來下山后,我朋友走在我們后面,看見擔架抬下來了,(人)已經沒了。”
18日,發帖網友“飽飽”向記者確認,那名疑似出現高反的游客已經去世。
5月18日上午,記者聯系到稻城亞丁景區相關負責人,工作人員表示,5月16日,確實有一名游客因為高反休克昏迷,現場熱心游客和醫務人員給她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急救,但最終未恢復生命體征。該負責人稱,目前景區已經跟該名游客所屬的旅行社,以及有關地方政府進行了溝通。“正按照法律法規進行對接、處理。”
該負責人向記者證實,因高反離世的游客,是一個團建團隊的游客。“是一名女性游客,90年生人,今年35歲。”這名女游客是否有基礎疾病呢?該負責人表示:“現在我們也不明確,相關部門正在做進一步的調查確認。”
什么是高反?
當快速進入高海拔地區時,空氣變得越來越稀薄,人能吸入的氧氣量也隨之變少,當機體無法適應缺氧狀態時,人就會出現頭痛、睡眠障礙等不適,甚至是更嚴重的疾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高反。
這兩類人謹慎前往高原地區
嚴重低氧血癥高風險人群
本身就是嚴重低氧血癥高風險的人,如患有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間質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高壓者,在任何海拔高度都有發生嚴重低氧血癥的風險。
慢性疾病患者
高海拔地區的缺氧環境會加重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顱內血管畸形等疾病病情。這些患者在前往高原地區旅行前,要咨詢專科醫生,并準備好相應的藥物。如果病情不穩定,就不建議前往高原地區。
健康人如何防高反?
緩慢“爬升”
前往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時,可先到海拔2000米或2500米左右的中等海拔地區游玩一下,并至少留宿1天,再前往更高海拔的地區。
同樣的道理,乘火車或者開汽車緩慢爬升,要比乘飛機直達目的地更合理。
低處過夜
由于人在睡眠時迷走神經興奮,臥位時回心血量增加,因此,夜眠時的缺氧癥狀可能更明顯。建議大家晚上盡量在相對低海拔地區過夜。
攝入碳水
到達高海拔地區后,大家進食時要保證攝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避免劇烈的體力活動,還可間斷吸入低流量氧氣,并保持平靜、放松的心情。這些都有助于避免發生高反。
出現高反了怎么辦?
如果在高海拔地區出現高反了,大家要先告訴同行者,并終止體力活動,不要繼續前往海拔更高的地區。輕微的高反通常會在癥狀出現后的24至48小時內好轉。
出現高反后,有條件的應盡快吸氧,如果只是輕微反應,吸氧流量通常為2升/分鐘。
接下來,要根據高反癥狀和嚴重程度決定如何處理。
第一種情況:如以頭痛為主,患者可服用止痛藥來緩解癥狀,如使用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
第二種情況:如以睡眠障礙為主,可考慮臨時服用安眠藥。
第三種情況:如果癥狀惡化或癥狀在兩天內沒有任何改善,應盡快前往海拔較低的地區,一次至少下降300~500米。
如果沒有條件立即前往低海拔地區,或者病情緊急,建議盡快前往當地正規醫院就診。
來源:上游新聞、健康中國
編輯 唐維燦
責編 王 萌審核 張菲菲
點亮?,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