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宛如一座深邃的時光寶匣,封存著人類文明熠熠生輝的記憶;科技,恰似一把靈動的未來密鑰,引領我們探索未知宇宙。
寶山區以創新之姿,將博物館與科技巧妙交織,圍繞“5?18國際博物館日”,精心打造特色主題活動,為“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交出精彩答卷。
今天下午,智慧灣科創園內熱鬧非凡,“博匯濱江 創享未來”主題夜市開市。寶山區博物館聯盟10家成員單位齊聚,帶來文創展示、非遺互動、紅色故事講述、手工制作體驗等多元項目。市民游客能近距離、沉浸式感受文創與博物之美,開啟一站式學習體驗,還能將心儀的文博IP文創產品帶回家,珍藏這份獨特文化記憶。
“傳統文化和現代設計融合得巧妙,每件作品都像有生命,我太喜歡了!”市民王女士穿梭在文創產品間,眼神滿是驚喜與贊嘆,興奮地和友人分享感受。
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寶山區各博物館“火力全開”,精心籌備10余個專題展覽、20余項特色活動,掀起一場文化盛宴。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聚焦“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精心策劃了一場非遺竹編扇活動,觀眾親自動手,在一編一織間與竹絲“對話”,感悟傳統工藝的文化底蘊與智慧。上海大學博物館也亮點頻現,“斯文在茲:西南聯大學人墨跡展”與“丹藍薪傳:跨越時空的青春對話”,結合上大革命文獻,引領觀眾穿越歷史長河,領略聯大精神與紅色文化魅力。此外,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的“非遺研培十年路·守正創新向未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成果展上海站,以及上海智慧灣增材制造文化博物館的3D打印探秘之旅,也全方位展現寶山文博的蓬勃活力。
近年來,寶山區各博物館緊跟時代步伐,致力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寶山以創新為引擎,推動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打造“科技+文博”生態體系。在這一體系下,博物館如破繭之蝶,在時代變革中煥發生機。文化軟實力為科創硬核發展提供支撐,二者相輔相成,構建起跨越歷史與未來、融合技術與人文的“無墻博物館”。
當夜市燈光漸次融入城市夜色,這場跨界實驗的魅力愈發凸顯,正轉化為寶山建設“科創中心主陣地”的可持續動能。此次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彰顯了博物館在傳承文化與開拓創新中的獨特魅力,更如清泉滋養著寶山這座科創、智慧、生態、幸福之城的發展肌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