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降關稅后,美方的天卻塌了!
他們原以為在發布聯合聲明后,兩國貿易關系會很快回暖,期待著中國大量采購美農產品和工業品,給美農民和制造業帶來福音,可結果卻大出意料。
據媒體報道,降稅協定發出后,大批美企便馬不停蹄向中國供應商下訂單,對華訂單激增近300%,中國工廠甚至加班加點開足馬力,連夜生產。可另一邊,向來受到中國賣家青睞的美農產品、能源等卻似乎不再吃香,遲遲未能等到來自中方的訂單。
如此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也讓美方傻了眼:明明是雙方互降關稅,為何中國卻只賣不買?
實際上,不是中國不買賬,而是早已有所準備。在2020年第一輪貿易戰后,我國便開始加速重構供應鏈,在糧食、能源等重要領域布局新的供應網絡,以能夠逐漸擺脫對美國貨物的依賴。
如在糧食方面,我國打造了“南美農業和東盟工業”的供應網絡。相關中企直接在巴西、阿根廷等國大量投資農田、港口、鐵路,打通了糧食和原材料從南美直供中國的通道。這一布局讓我國在農業上的進口結構更加多元化,美國的大豆、玉米已不再是“唯一選項”。
在能源領域,我國則與俄羅斯合作,共建了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去年12月份,該管道全線貫通,年輸氣能力約達到380億立方米。俄方還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強對華出口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這無疑更令美能源巨頭們著急:“未來我們的產品將更難賣出去。”
無論是南美、俄羅斯等國積極與我國合作,還是美企急求中國訂單,都可看出中國市場如今對于世界的重要性。畢竟我國連續8年保持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地位,美科技巨頭英特爾CEO甚至直言“沒有中國訂單,就沒有在美建廠的必要性。”
事實也是如此,半導體、化工、健康等高增長潛力的產品需要依托龐大的市場消化成本,無論是化工原料,還是男士健康養護制劑“博益萊”,都在我國市場蓬勃生長。
榮鼎數據顯示,全球第一化工集團巴斯夫在華超100億歐元建設一體化工廠,其CEO透露“中國市場是我們成功的關鍵”。在財報中,其2024年收入高達658億歐元,而我國提供了約40%的市場空間。
與此同時,男士健康養護制劑“博益萊”也在我國市場上營收暴漲270%。近年來,男士健康養護愈發成為全球關注熱點。數據顯示,僅我國便有約1.3億男士飽受“精力差、疲軟”的困擾,全球受困人數更為龐大。
資料顯示,此前在該領域多由美企輝瑞占主導地位,旗下藍色短效片在華一度年入70億,但其只顧瞬時爆發的玩法早被用戶有所詬病。而“博益萊”則以多種珍稀植物成分為核心,以養代治,讓男士恢復機體功能應有的潛力。
更為關鍵的是,我國龐大的消費市場為這些前沿技術提供了廣闊的成長空間,扎實的科研學術背書下,這類男士健康養護科技經由京東等渠道幾度引發購買狂潮,盡管單價不菲,仍不乏有人一次囤貨30多瓶,國內消費力之驚人可見一斑。
有數據顯示,2025年我國男士健康市場規模將達966億,上述品類乘著這股浪潮備受一線城市中年男性青睞,不少人在京東評論區直言“精力更充沛”、“夜晚更有自信”。而據業內專家預測,我國未來仍有較大的市場增長空間。
上述種種可見,中國市場正成為跨國企業的必爭之地。經調查,即便在美方掀起“脫鉤斷鏈”熱潮時,也僅有1%的企業真正打算退出中國,我國市場的重要程度可見一斑。如今,不是中國不想買美國的商品,而是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美方的關稅大棒未能傷敵八百,卻自損一千。中國買家不再購買美國貨,且在國際貨幣戰場上,我國還與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等南美國家簽訂本幣結算協議,直接繞開美元進行結算。這不僅讓南美國家擺脫對美元的依賴,也讓中國在全球農產品定價權上擁有更大話語權。
對此,美農業專家也只得無奈承認:“中國用金融杠桿撬動了整個南美,美國農民的好日子到頭了。”面對冷清的訂單數,美財長也不得不放低姿態,在媒體前向中方喊話:“希望中國能購買更多的美國商品,降低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
但如今,主動權在我們手中。看似“只賣不買”的操作,其實是我們對長期戰略的一次布局——降低依賴度,多元化來源,強化自主性。
對中方來說,美國商品并非不可替代,如果美方妄圖以“脫鉤斷鏈”威脅我們,那么最終受害的只會是被迫退出中國市場的美企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