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正從亞文化之都華麗蛻變為歐洲航天樞紐。在庫達姆大街的玻璃大樓內,Planet Labs監控約200顆地球觀測衛星,為拜耳(Bayer)、巴斯夫(BASF)、北約和烏克蘭軍方提供精準影像,訂單額自2024年秋季從2.5億美元增至5億美元。柏林匯聚近80家航天企業,BST量產衛星,up42開發全球觀測平臺。柏林技術大學以31顆在軌衛星領跑全球高校,近期發射兩顆編隊飛行衛星,未來可清理太空垃圾。
聯邦政府將航天視為“國家關鍵技術”,研究、技術與航天部長巴爾(Dorothee B?r)力推產業升級,國防部計劃自主衛星群,確保通信與情報。SpaceX等企業掀低成本技術革命,運送1公斤物資成本從1萬美元降至1500美元,低軌(LEO)衛星群熱潮涌動。Euroconsult預測,未來十年近2.9萬顆衛星入軌,2031年市場達6200億歐元。BST擬2025年夏在柏林建衛星工廠,年產300顆衛星,遠超去年全國不足10顆的產量。
柏林航天生態活力四射。塞爾瓦納坦(Irene Selvanathan)研發NASA月球車,羅格(Rabea Rogge)2025年4月成首位德國女宇航員。初創Living EO利用Planet Labs數據為德國鐵路檢測軌道,2025年初獲2500萬歐元投資。部長巴爾熱情高漲,卻因航天經驗不足引爭議。柏林的太空夢正熠熠生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