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華永康,有“五金之城”的美名,同時也頗有歷史文化底蘊。
從永康的林炎古陶瓷博物館出來,隨意在永康街頭漫步,很快就看到了虹霓巷。這個巷子的名字很好聽,古典又雅致。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徐拱祿舊居。徐拱祿舊居位于金華市永康市西城街道紫微社區虹霓巷12號,免費對外開放,無需預約。這里同時也是永康市文史館。文史館內有一些簡單的展陳,對永康文化感興趣的話,可以細細看一下。
永康人杰地靈,人文薈萃。永康文化,發端于上山文化早期。萬年之前,永康先民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自三國吳赤烏八年(245)置縣以來,永康儒學昌盛,才俊云集。兩宋時期,大批士子相繼登科,到了元明清時期,永康亦是文脈綿延。從南宋永康學派,到明代五峰書院心學興盛,從清代《金華叢書》編印再到近現代的群賢,永康文化持續向前,影響深遠。
永康的“五金文化”,也是由來已久。
相傳永康石城山是人文始祖黃帝在中國南部的活動中心。據說黃帝曾來過永康,采銅山之銅,鑄鼎荊山,奠定了永康五金文化之基石。
隋唐時期,永康農業和手工業的繁榮直接帶動了五金文化的發展,被譽為“百工之鄉”。
同時,永康也是隱逸勝地,是許多人避難的桃花源。永康山川秀美,不僅有方巖和石佛山等名勝,還有魁山和崗谷的幽靜冷門景點。宋元之交,許多文人名士辭官歸田,來到永康,寄情山水詩酒之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