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網報道,美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稱,拜登時期頒布的AI出口措施將扼殺美國創新,并讓公司承擔繁重的監管要求。這些規定“將把數十個國家降至二級地位,從而損害美國與這些國家的外交關系。”美國商務部表示,將叫停原定于5月15日生效的AI相關出口規定,同時宣布采取更多措施以加強對全球半導體的出口管制。彭博社在另一篇報道中稱,該措施意在阻止中國通過第三國獲得AI芯片,并通過上述措施將更多國家納入到美國的監管中。
華為昇騰芯片(資料圖)
美國商務部在替代方案出臺前,先行在最新聲明中加入了三項新的AI芯片出口管制措施,主要包括: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華為昇騰芯片均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定;警告公眾允許美國AI芯片用于訓練中國AI模型和進行相關推理可能帶來的后果;向美國公司發布關于如何保護供應鏈免遭轉移規避策略影響的指南。芯片產業鏈人士表示,美國的做法事實上就是想通過霸權手段壓制中國的芯片和AI創新,短期可能會讓國內企業面臨壓力,但長期反而會催成國產軟硬件生態的協同發展
自2019年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以來,美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先是斷供芯片采購,接著限制芯片設計工具,現在甚至試圖阻止其他國家和地區使用華為芯片。這種做法顯然不是正常的市場競爭,而是將國家機器作為武器,試圖在半導體產業鏈上鞏固其科技霸權。美國表面上以“國家安全”為由,實際上擔心的是中國技術體系逐漸閉環。從設計軟件到制造設備,從存儲芯片到AI框架,華為及其合作伙伴正逐步打破技術封鎖。這種“長臂管轄”越激烈,越暴露出美國規則的虛偽性。
就在美國商務部宣布禁止全球使用華為AI芯片的同一天,華為云發布了CloudMatrix 384超節點技術,以單集群300PFlops的算力突破,向世界宣告:技術封鎖無法阻擋中國算力革命的浪潮。華為的突圍史是一部技術破局的史詩。2019年被制裁后,海思麒麟芯片“備胎轉正”,2023年推出自主研發的華為AI芯片,性能對標英偉達A100;2024年發布Mate60系列突破5G芯片封鎖;2025年CloudMatrix 384超節點的誕生,則標志著中國算力基礎設施從“追趕”邁向“引領”。
華為(資料圖)
此前,OpenAI CEO奧爾特曼表示,中美在AI領域的差距正在縮小。當前中美AI競爭的環境下,美國必須保障供應鏈自主、安全和效率,否則其他努力都難以持續。“如果美國能積極投資AI基礎建設,未來幾年將加速推動社會進步。我相信這至少會和互聯網一樣大,甚至更大。我們必須在美國把這些事情做好,這樣我們才能繼續創新,繼續領先。”黃仁勛表示,“華為毫無疑問是全球最強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在計算技術、網絡技術和軟件能力方面強得令人難以置信,擁有推動AI發展的所有必要能力。”
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針對華為“昇騰”系列芯片的新公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回應稱,美方公告是典型的非市場和單邊霸凌做法,充分暴露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本質。美方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國芯片產品以莫須有罪名加嚴限制,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嚴重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嚴重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美方此舉不利于雙方企業長期、互利、可持續的合作和發展。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必將采取堅決措施,維護中國企業正當權益。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資料圖)
在中美科技競爭中,稀土和芯片是兩個重要領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供應國,2024年產量占全球70%,而稀土是芯片制造和其他高科技產品的重要原材料。同時,美國在高端芯片設計和制造領域擁有技術優勢,尤其是在AI芯片方面。面對美國的科技封鎖,中國一直采取稀土出口管制作為反制手段。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在目前的局勢下不宜放寬稀土出口,尤其是對美國的出口數量,應與美國對華科技封鎖的力度保持對等。未來,中美兩國在稀土和芯片領域的競爭可能進一步加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