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媒藝術界校友大會圓滿舉辦
——知名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省作協主席阿來出席大會并做主題演講
5月9日下午,成都錦城學院慶祝建校20周年之文化傳媒藝術界大會在至善大樓錦城劇場隆重舉行。大會以“同生·共育·發展”為主題,圍繞學校發展戰略、人才培養體系等議題展開深度對話與交流,凝聚智慧力量,共商成都錦城學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知名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省作協主席阿來應邀出席大會。成都錦城學院創始人、創校校長鄒廣嚴,黨委書記劉永湘,副校長馮正廣,文傳學院院長毛建華,藝術學院院長錢梅、黨總支書記鄧生慶等相關領導出席。來自文傳學院、藝術學院的120多位優秀校友和兩學院的全體教師、部分學生代表共同參與大會。
大會伊始,劉永湘書記代表學校致辭。他表示,成都錦城學院建校20年來,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持公益性和非營利性辦學屬性,堅持人才培養第一,高質量發展、特色發展,形成了“進口旺、出口暢、社會評價好、綜合聲譽高”的良好局面。從2005到2025,成都錦城學院始終與時代同行——見證了傳媒技術從紙質到數字的躍遷,經歷了藝術表達從單一到多維的變革。今天,站在人工智能與元宇宙的浪潮之巔,我們期望在這里與大家分享母校在文化傳媒與藝術人才培育之路上的新探索,更期待同各位一起邁上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臺階。
在嘉賓演講環節,阿來先生發表了《AI時代下的文字與創作》的主題演講。阿來指出:從古至今,民間教育都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民辦高校同樣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錦城學院引入現代教育形態,調整專業設置,重視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為國家和地方社會經濟和文化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他表示,文化藝術的發展壯大是與國運緊密相關的。當今社會應該更加關注AI對人的顛覆性作用,及時應對AI可能帶來的風險,利用技術的潛能去學習應用AI,并通過創造性勞動來實現人的發展。
在互動環節,阿來先生在回答史雨昂校友關于“科幻文學是否能在未來成為文學中的顯學”這一問題時指出,科幻文學的視角應該更為寬廣,以全人類面臨問題的視角去觀察與思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校友分享環節,6位優秀校友從成長故事、職業發展、發揮長板、治學之道等方面進行了分享。
中新社四川分社攝影部主任,2006級廣告學專業校友張浪以《成長故事:認知與非認知能力的雙重修煉》為題表示:錦城的“非認知能力是‘耐得住寂寞的專注力’。”在他看來,專業認知是把握本質的能力,而非認知能力是讓作品直擊人心的關鍵。“非認知能力”是成都錦城學院“做人第一,能力至上”育人理念的深化,對其攝影理念產生了極大影響。
亞太電影制作人聯盟副秘書長,2009級編導專業校友李冰以《講好中國故事:錦城教育如何塑造我的影視夢》為題發表觀點:錦城的“三講三心”精神是“困境中的溫暖援手”。在他看來,專業技能是進入行業的敲門磚,而“三講三心”精神是在社會立足、堅守初心的保障。鄒廣嚴校長俯身撿廢紙的舉動,讓他理解了學校對品德培養的重視;老師們的悉心教導,讓他在專業上不斷成長。這些經歷對其職業發展和價值觀塑造產生了極大影響。
成都工業學院黨政辦科長、講師,2011級廣告學專業校友夏子龍以《跨學科思維如何重構我的治學之路》為題,講述跨學科思維對其教育人生的重構,強調錦城“有技能的文科生”培養理念的作用,表達對母校的敬意。
成都三方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2012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校友肖遙以《設計·時光機》——致母校20周年的一封視覺情書》為題,用他拍攝制作的一段視頻展示了如何用視覺效果傳遞城市底蘊,以《設計.時光機》為主題展現城市景觀,為成都錦城學院20周年慶獻禮。
青年科幻文學創作者、2020級漢語言文學專業校友史雨昂以《從錦城特別長板獎出發到科幻小說的創作歷程》為題講述了錦城的“長板理論”是“突破困境的利刃”。在他看來,“長板理論”是成都錦城學院人才培養理念的創新體現,對其文學創作和職業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在創作中,他憑借這一理念,深耕科幻文學領域,取得諸多成果。同時,技術型文科人才培養理念讓他深知輸出原創內容的重要性,面對AI沖擊,他積極擁抱變化,專注提升創作實力,期望用作品構建人們的精神世界。
國際時尚從業者,2017級服裝設計專業校友范齡兮以《跨界無界·美力同行——從錦城到國際舞臺的多元成長之路》為題做了在線分享,她表示錦城的“跨界融合教育”是她“走向國際舞臺的基石”。錦城特色的“項目制學習”對她職業發展至關重要,培養了她的抗壓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使其能在米蘭、巴黎時裝周高效對接跨國團隊。面對數字化浪潮,她認為在精通專業的同時培養多領域能力,將東方美學融入國際時尚舞臺,以無界思維推動中國設計走向世界。
在校友訪談環節,共舉行4場圓桌會議,分別以“從個人長板到時代需求的新媒體人使命探尋”“基于批判性思維的差異化內容建構策略”“主持人的藝術修煉與錦城教育反哺”“編導人才的非認知維度開發”四個主題展開。來自文傳學院和藝術學院的16位優秀校友分享工作經驗,講述“錦城教育學”對其產生的重大影響,充分肯定了錦城教育模式的獨特性。他們從長板發展,藝術教育,批判性思維等多個角度進行了深入探討,展現了新時代傳媒人的思考與擔當。
大會由文傳學院2018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賴媛媛校友和來自2008級藝術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程銘校友聯袂主持。
文傳學院 文若瑜 魯元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