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陜西頻道
耀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的著名窯場。現存的耀州窯遺址是國家級歷史文化遺產,主要分布在陜西省銅川市王益區黃堡鎮和印臺區陳爐鎮。黃堡鎮耀州窯遺址、陳爐窯址同時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日,有群眾向人民網舉報稱,在陳爐窯址的保護范圍內,存在一個大型建筑石料用灰巖礦開采項目,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開采作業,對周邊環境及文物、遺址造成了破壞。
“已經開采了好幾年,我之前向陜西省文物局和銅川市文化和旅游局都舉報過,給我的反饋是‘已經讓企業停工了’,但實際上好像并未得到落實。”該群眾說。
針對群眾反映,人民網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大型車輛不斷穿行 開采作業已有多年
文保碑附近,不時有重型卡車駛出(攝于4月11日)。
根據群眾舉報的信息,4月11日下午,記者在銅川市印臺區陳爐鎮上店村附近找到了這個建筑石料用灰巖礦開采項目所在地,路邊的藍色指示牌上寫著“銅川潤鑫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潤鑫新材料”)。而在公路對面,立著兩塊文保碑,碑身正面分別刻著“陳爐鎮區窯址區”“陳爐窯址”“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字樣。
潤鑫新材料廠區大門(攝于4月11日)。
在潤鑫新材料廠區大門口,記者看到不斷有重型卡車從廠區內駛出。
記者沿著廠區外的道路繼續前行,看到廠區內部分路面已做硬化處理,幾棟疑似辦公樓的黃色大樓前停滿了轎車,兩座巨大的綠色廠房前不時有重型卡車穿行。在不遠處,焊接好的鋼筋籠堆積在空地上,白色的鋼架廠房正在搭建,鏟車、挖掘機轟鳴陣陣,運輸車輛經過時卷起大量塵土。
潤鑫新材料廠區景象(攝于4月11日)。
隨后,記者來到潤鑫新材料廠區外的一處高地。遠遠看去,該廠區占地面積廣闊,所在區域部分地表已無植被覆蓋,土層近乎完全裸露,與四周青山環抱、草木蔥蘢的景象反差甚為明顯。
遠眺潤鑫新材料廠區及周邊,部分土層近乎完全裸露。(攝于4月11日)。
潤鑫新材料的廠區附近就是上店村的居住區。“那是個大型石料廠。”“已經開采好多年了。”“旁邊就是陳爐古鎮,一刮風,灰大得很。”村民和附近陳爐古鎮景區的商戶對記者說。
已被要求停工停產 實則正常運行
記者從陜西省文物局官網上查詢到《耀州窯遺址保護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保護規劃》),其中將保護區劃分為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和環境控制區3個層次。從保護區劃圖(陳爐)上可以看出,建設控制范圍完全包含于環境控制范圍。
保護區劃圖(陳爐)。《保護規劃》截圖
《保護規劃》第43條和第44條分別指出,建設控制地帶范圍內不得進行開山采石、采礦、挖沙取土、填埋水域、修建墳墓等改變地形地貌的活動;環境控制區內建設項目應遵循不得破壞耀州窯遺址空間景觀和歷史環境風貌,不得污染環境、妨礙游覽的原則。
根據《保護規劃》劃定的范圍,上店村正處于耀州窯遺址的建設控制范圍和環境控制范圍內。那么位于上店村附近的潤鑫新材料開采項目,是否也在《保護規劃》劃定的相應范圍內呢?
潤鑫新材料廠區內的一座山頭已被削平,隱約可見挖掘機作業(攝于4月23日)。
“我們確實接到了群眾舉報,涉事企業應該是處于耀州窯遺址保護的建設控制范圍內,目前已給涉事企業下發了《停工停產通知書》,并對該項目進行定期檢查。”4月23日,記者再次來到陳爐鎮上店村,銅川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下簡稱“銅川市文旅局”)文博科的一位工作人員在電話里對記者說。
但與此同時,潤鑫新材料廠區內,車輛穿行、轟鳴陣陣。黃土裸露的山梁上,挖掘機正在作業,大門口不停有重型卡車進出,遠處一座山頭已被削平。
白色廠房上有“國金控股”四個大字(攝于4月23日)。
順著廠區外的道路行駛,可以看到之前正搭建的一棟白色廠房外立面上,新安裝了“國金控股”四個大字,數十名工人正在清理廠房外的路面。記者從其中一名工人口中得知,該廠房與不遠處潤鑫新材料開采項目正是同一個項目。
行政處罰置若罔聞 涉事企業底氣何來
涉事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到底該如何認定,已經通知停工停產為何仍在運行?4月29日,銅川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接受了記者采訪。
據介紹,群眾舉報的“銅川市印臺區建筑石料用灰巖礦開采項目”,在2021年12月7日,由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購買了該處采礦權,其下屬子公司銅川潤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是該項目的實際投資與建設主體。
一輛重型卡車從潤鑫新材料廠區駛出(攝于4月23日)。
“經調查評估,該項目儲料庫位于耀州窯遺址保護范圍邊緣,辦公用房部分位于耀州窯遺址陳爐窯址上店窯址建設控制地帶內,對可能埋藏的地下遺跡有潛在的破壞。”該負責人介紹。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省、市、區三級文物主管部門曾多次對該開采項目及潤鑫新材料作出處理:
2023年11月,陜西省文物局建議該項目避讓耀州窯遺址后另行選址;
2023年12月,銅川市印臺區文化和旅游文物局在對該企業多次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但違法行為仍未得到有效制止后,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該項目施工單位(陜西融紀合泰實業有限公司)處以罰款人民幣35 萬元整;
2025年2月21日,銅川市印臺區文化和旅游文物局向潤鑫新材料和施工單位下達《制止違法行為通知書》,要求其停工停產;
2025年3月20日,銅川市文旅局召開現場會,要求印臺區政府嚴格履職,嚴肅查辦,要求企業停工停產,拆除違法建筑……
同時,陜西省人民政府網站2024年8月11日曾發布一篇來源為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文章,名為《銅川市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作滯后》。該文中提到,印臺區潤鑫新材料有限公司上店灰巖礦山2021年超采9.83畝,存在越界開采問題;潤鑫新材料及另一家企業存在非煤生產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推進滯后問題。
文博專家、西北大學教授劉軍民表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相關規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內和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的建設活動,需征得國家文物局同意之后方可建設。項目單位現有行為既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又違背了已公布實施的《保護規劃》的保護管理要求,屬于典型的文物違法行為。因此,該項目應立即停工,由文物行政部門組織相關專家,科學評估施工對文物造成的影響,并根據評估結論采取相應措施。
廠區內,一輛鏟車(箭頭所指處)正在進行裝車作業(攝于5月16日)。
5月16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潤鑫新材料廠區所在地。只見廠區內一輛鏟車正在進行裝車作業。廠區大門口,仍時有重型卡車通行。
針對此事,人民網將持續關注后續進展。(圖/文 人民網陜西頻道調查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