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田莊臺學校校園內鑼鼓喧天、彩綢飛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舞,帶著千年文化印記走進田莊臺學校,紅黃雙龍在少年手中首次騰空而起,標志著龍舞這項傳統技藝正式落戶校園。
活動中,非遺龍舞傳承人張裕民用質樸的語言描繪了龍舞在時代變遷中的堅守與創新。他現場展示了“游龍戲珠”“盤龍昂首”等經典動作,并解讀其中蘊含的團結協作、自強不息的精神內涵。“每個動作都有講究,比如‘龍擺尾’要剛柔并濟,象征逆境中的韌性。”張老師邊講解邊示范,臺下學生紛紛躍躍欲試。
“一、二、三,起龍!”在張裕民的指導下,二十余名學生分為兩組,手持紅黃兩條彩龍步入操場。初次接觸龍舞的孩子們雖顯生澀,卻個個神情專注。“龍頭”學生率先揮動木柄,身后的隊友隨之默契配合,彩龍時而蜿蜒盤旋,時而騰空躍起。“注意步伐一致,龍身要隨鼓點起伏!”張老師穿梭在隊伍中手把手糾正動作。盡管汗水浸透衣衫,孩子們的笑容卻愈發燦爛。
“將龍舞引入校園,是讓傳統文化‘活起來’的重要實踐。目前,學校已規劃將龍舞納入校本課程,并成立‘少年龍舞團’,通過每周固定課時、參與民俗展演等方式系統推進傳承。”田莊臺學校校長許俊峰介紹說。
活動尾聲,全體師生共同觀看了田莊臺龍舞隊征戰全國龍舞大賽的視頻影像。金龍逐珠、疾如閃電的畫面,配合鏗鏘鼓樂,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據悉,田莊臺學校將推出“龍舞文化節”“非遺小傳人”評選等系列活動,讓千年非遺在新時代少年之中煥發勃勃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