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廣電·天下泉城客戶端5月19日訊5月19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公安廳負責同志等介紹山東公安機關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工作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非法集資?如何最大限度保護好自己的“錢包”?針對這些問題,發布會作出回應。
近年來,以“高收益、低門檻、零風險”為噱頭的非法集資活動日益猖獗,嚴重擾亂了金融市場秩序,侵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省委金融辦副主任張志波介紹,要想遠離非法集資,首先要學會識別非法集資。非法集資一般需要滿足三個特性。一是非法性,即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二是利誘性,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回報,且一般回報率過高;三是社會性,即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集資項目。
其次,要注意保留證據。當發現自己或他人遭遇非法集資時,應盡可能收集并保留投資合同、轉賬記錄、聊天記錄、宣傳資料等相關證明材料,并立即向當地公安機關或防范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牽頭部門舉報。
根據《山東省非法集資舉報獎勵辦法》,對符合舉報獎勵條件的舉報人,防范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牽頭部門將給予一定的實物或現金獎勵。
最后,為避免陷入非法集資陷阱,請大家積極參加各級各有關部門組織的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活動,關注防非打非工作動態,了解非法集資的新形式、新套路,不斷提高自身風險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
記者:高家濤
編輯:青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