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對美關稅談判充滿不確定性,導致大罷免推進充滿變數,一向硬到底的賴清德態度開始頻頻放軟,或許他也開始清醒,臺灣的發展離不開大陸,想要“去中”不過是一廂情愿。
于是近一段時間賴清德頻頻推翻自己此前言論,包括“脫中入北”是專家意見,定義大陸為敵對勢力并非自己所愿,愿意主動釋出善意與大陸進行交流等等。在近日接受專訪時,其更是首次提到了“統一”議題,這一點實在超出外界預料,沒人能看懂賴清德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賴清德將兩岸形容為大小兩家共識,大陸想要并購臺灣要主動開出條件,而不是臺灣提條件。
此言一出島內立即炸鍋,綠營方面自然是一片觀望,想要看看后續事態發展,首先跳出來的卻是藍白。白營的黃國昌自然不必說,畢竟其骨子里充滿了綠色基因,所謂的兩岸一家親,也不過是柯文哲為了區別于綠營的狡辯之詞,白營從骨子里依然奉行獨臺立場。最讓人意外的當屬藍營,他們大罵賴清德“賣臺”,這話風象極了綠營,此時人們開始模糊,藍綠到底誰才是統誰才是獨。這就要牽扯到藍營當下的政治主張,是否還包含追求和平統一,至少從面上來看他們已經沒了這種打算。
兩岸議題曾經是藍營制衡綠營的法寶,這一優勢在馬英九時期被推向高潮,也讓藍營聲勢大振,但也由此激發出了藍營內部的“急統派”。這讓藍營一度陷入主張分歧,2016年選舉失敗,則讓藍營徹底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那就是不再提統一,力求扎根本土,淡化自身中國色彩。也就是從那時起,藍、綠間界限越來越模糊,藍營唯一能找出的區別就是,他們要與大陸和睦相處。也就是從那時起,藍營開始用綠營的方式反擊綠營,彼此比著“抹紅”,比著在一些敏感議題上看誰強硬。
時過境遷當下大陸越來越掌握統一主動權,即便在制衡美國方面也是越來越占據主動,這也讓島內“疑美論”開始興起,即便賴清德都承認,當局后續必須要正視這一問題。而對藍營來說則陷入混亂,老美靠不住他們未來該靠誰,他們無法面對或者說壓根不想面對。如果放在8年前,必然是藍營掌握先機的絕佳機會,可時光無法倒流,藍營最該做的還是當下該如何選擇。
對于賴清德的“并購說”,島內輿論分析,不排除“統一”同樣是綠營選項之一,賴清德恐怕提前說漏嘴。一旦形勢不可逆轉,掌握與大陸談判主動權,為自己爭取利益最大化,恐怕也不是不可能。可以說在藍綠較量過程中,綠營始終掌握著主動,從用意識形態對藍營進行打壓,再到賴清德淡化政黨差別,把藍白也劃歸到“獨派”陣營,再到如今的“統一并購說”,藍營一直在被對方牽著鼻子走,反擊手段也總是慢了一拍。
可以說藍營自廢武功,在意識形態操弄下,他們在十字路口一度徘徊迷茫,始終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就比如當下按照藍營原有的立場,賴清德觸及統一議題,他們都該抱著歡迎的態度,可他們首先想到的卻是“賣臺”,這是何等的悲哀。在命運主動權喪失殆盡的大環境下,他們卻主動放棄了在兩岸上的優勢,這樣的藍營不敗天理難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