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臺灣大選,一向以支持“九二共識”而出名的邱毅,竟公開給左右逢源和稀泥的柯文哲站臺。
此舉引發不少的熱議,很多人都認為邱毅已經違背了自己的初心,然而事實上,邱毅為柯文哲站臺只是表象,實際上,他是在為郭臺銘打前站,想要促成“郭柯配”。
2024屆臺灣領導人大選,對于國民黨來說是非常煎熬的一次大選。
不僅郭臺銘和侯友宜兩個自己人互相打擂臺,甚至還出現了個柯文哲,跟他們一起分非臺獨勢力選票。
郭臺銘和侯友宜同樣都是擁護“九二共識”的國民黨,看似志同道合,可實際上兩個人并不合得來。
雖然有共同的政治理想,但是都想當老大,誰也不讓誰,這就造成了雙方必然的分裂局面。
然而這兩個人,一個求助日本,一個求助美國,即便要面臨國民黨分裂,必然輸掉選舉的局面,也仍舊不肯向自己人低頭,屬實是有點分不清哪頭輕哪頭重了。
臺灣地方不大,人也不多,本身兩個主要的政黨就已經分裂成兩份,一份支持臺獨,一份傾向統一,現在不但加入了一個新興政黨民眾黨,反而傾向統一的國民黨內部,還出現了這樣大的分裂。
那么已經完全可以預測到,愿意支持統一的民眾的選票數量一定會隨之分裂,根本不夠讓三人中的任何一人成功登頂。
賴德清作為民進黨候選人,看似是一對三,實際上是一個團結一心的團隊,對一個一盤散沙的團隊,如果對方仍舊不能齊心協力,在最后關頭推選出一個人來頂梁,那么賴德清這一次選舉,基本就是躺贏。
所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一局,賴德清贏得不難,而非臺獨勢力卻輸得很冤。
要說柯文哲這個人,早期其實完全是個不懂政治的醫學大佬,他本該在醫學界發光發熱,成為一代神醫圣手,但卻偏偏想往政治這攤渾水里趟,結果臺灣領導人選舉落敗不說,自己也惹得一身騷。
2024年8月,柯文哲被臺北地檢署聯合廉政署帶走約談,最后喜提三個月的羈押禁見,基本就相當于不允許人探望的拘留,直到最后先后交了兩筆一共一億新臺幣的保金,才被允許離開法院。
但這個柯文哲的政治之路也是非常傳奇,他不僅僅是臺灣現存第三大黨派民眾黨的主席,更是民眾黨的創始人。
2014年,柯文哲參與了臺北市長的選舉并成功當選,卸任之后,2019年就創立了臺灣民眾黨,并在2020年就成為臺灣第三大黨派,發展速度相當之驚人。
其實按照這樣的成就來說,柯文哲算是一個相當傳奇的人物,但是這個人的政治立場,卻總給人一種墻頭草隨風倒的感覺。
現在臺灣內部爭論最激烈的話題,一定是關于臺灣是應該獨立,還是應該統一。
對于想要臺獨的這部分人,他們很多對大陸的認知以及對當下國際形勢的認知,其實是相當局限,且只看眼前利益的。
臺灣現在如果“獨立”,的確是能夠占到一定程度的便宜,比如他們會更有資本,以一個中國的門戶的身份來和美國談判,同時也能夠在國際社會上獨立自由地發言,在經濟貿易上也能夠獲得更大的自主權。
但是長遠來看,其實他們丟失的更多。
首先是中國現在的軍事實力,想要武統只不過是分分鐘的事,現在之所以不這樣做,其實還是想要把雙方損失降到最低。
其次是臺灣現在的政治地位,之所以能夠這么高,其實還是因為美國在跟中國較勁。
一旦中國按照現在的趨勢繼續發展,估計用不了幾年,美國能在臺灣動的手腳就越來越少,到最后就算給他獨立的機會,想必臺灣也只能維持現在的地位——當兩個大國互相較勁的“戰場”。
臺灣想要“獨立”,首先得明白自己的經濟發展之所以受限,并不是因為有中國掣肘,而是自身地盤太小,人口太少,生產力和資源都不足,再怎么發展,也很難變成經濟強國。
而支持“九二共識”的國民黨,其實也早已看穿了臺灣未來的發展趨勢,明白臺灣只有跟大陸關系緊密,才能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但是現在臺獨和非臺獨,根本就是誰也說服不了誰,而橫空出世的第三方民眾黨,也在柯文哲的帶領下,提出了一個新觀點:
既不支持臺獨,也不支持統一,說穿了,就是想誰都不得罪,幻想著最后能在雙方之間變成一個中立方,能得到雙方的信任,贏面或許更大一點。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柯文哲最后不但沒有左右逢源,反而成為了雙方都嫌棄的一方。
臺獨分子不喜歡他說的兩岸一家親,非臺獨勢力覺得他更親美,所謂兩岸一家親不過是騙人的表象。
柯文哲應該從來沒想過還會有這樣的結局,但他更沒想到的是,一向支持統一的名人邱毅,這一次居然能為他來站臺。
雖然后來邱毅因此引火燒身,柯文哲也沒能成功當選,但是邱毅看起來倒是十分坦蕩,也不在乎自己也成了輿論漩渦的中心之一,被很多網友痛罵他背離了初心。
其實仔細去看這場爭奪戰,邱毅雖然表面上是在給柯文哲站臺,但實際上,邱毅這是一場赤裸裸的試探,也是一次赤裸裸的陽謀。
首先,柯文哲的態度曖昧,沒人能看清他到底支持哪一方,但是也沒人相信他真的是一個中立方。
因此想邱毅這樣一身心眼子的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去試探柯文哲究竟是怎么想的。
于是他開始給柯文哲站臺,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公開宣稱,柯文哲是一個“能夠接受別人善意”、“能包容不同政治立場”的人。
這兩句話說得很有水平,如果換了個人,恐怕此刻已經被調成了翹嘴,哄得東南西北都找不著了。
但實際上邱毅這兩句話透露出的重要信息其實是,柯文哲是一個態度能夠被改變,能夠被他們吸納成為自己人的“潛力股”。
而邱毅對于這場選舉的態度也是非常明確,他并不認為各自為政是一件好事,他的戰略目標就是讓三個非臺獨分子能夠順利整合,成為一個穩固的團隊,不管是誰能夠成功登頂,他都希望對方是“自己人”。
邱毅跟郭臺銘早就是一伙的了,雖然基于上述目的,率先拉攏柯文哲對邱毅來說其實并不是個明智的選擇。
但是邱毅也在網絡上曾經解釋過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
首先他直言侯友宜雖然跟郭臺銘同出國民黨,可侯友宜這個人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就算自己上不了臺,也不愿意犧牲一些小的利益,只想讓郭臺銘和柯文哲兩人無條件投降。
但這樣的賠本買賣傻子都不會做,侯友宜還沒當上領導人就已經對未來的隊友如此苛刻,那將來正式走馬上任之后,還不知道該怎么對待郭柯二人呢。
但說實話,雖然郭臺銘把邱毅的名聲都給犧牲掉,最后還是沒能換來國民黨任何一人的成功,賴德清這一局贏得漂亮,但不是因為他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因為對手都太菜了,還沒等把蛋糕賺回來,三個人就為了分蛋糕的事打得不可開交,最后也只能自己認輸。
老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當初侯友宜能夠不這么自負,那么今日的結果也必然不會是現在這樣,讓賴德清躺贏全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