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巴空戰剛打完,中國的殲-10C戰斗機可算是出盡了風頭。巴基斯坦軍方說,在5月7日的空戰里,殲-10C一口氣擊落了3架法國“陣風”、1架俄羅斯蘇-30MKI、1架米格-29UPG和1架幻影-2000。雖然印度那邊沒承認,但美國、法國的情報官員都確認,至少有1架“陣風”、1架幻影-2000和1架俄制戰機被打下來了。這一仗打完,西方再沒法拿“中國武器沒實戰經驗”說事了。
就在這節骨眼上,南美國家哥倫比亞坐不住了。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最近訪華,中方直接拋出個大買賣:4000萬美元一架,賣24架殲-10C,還帶配套武器彈藥,貸款和付款條件都好商量。佩特羅當場就把這事轉給空軍高層討論,可見哥倫比亞對這事兒挺上心。
要說哥倫比亞為啥心動,還真有原因。哥倫比亞空軍現在用的主力戰機還是以色列上世紀80年代的“幼獅”,這飛機都快40年了,性能早就跟不上趟。另外還有美國的“巨嘴鳥”螺旋槳攻擊機,對付游擊隊還行,但跟周邊國家比起來就差遠了。委內瑞拉有F-16和蘇-30MKK,巴西引進了瑞典“鷹獅”,哥倫比亞的空中壓力可不小。
哥倫比亞不是沒想過換飛機,這些年一直在找新戰機,但軍費有限,一直沒落實。現在中方報價這么低,比F-16V便宜一半還多,而且殲-10C剛在實戰中證明了自己,單從軍事角度看,確實劃算。
不過,買中國戰機可不是簡單的買賣。哥倫比亞跟美國關系太鐵了,美國在哥倫比亞有軍事基地,從2000年到2016年就給了100多億美元軍事援助。要是哥倫比亞買了中國戰機,美國肯定不高興,說不定就斷了援助,這對經濟本來就不咋地的哥倫比亞來說,代價太大。
另外,哥倫比亞空軍一直用美國、以色列的裝備,后勤、維護、訓練系統都是按西方標準來的。換成殲-10C,這些都得重新弄,還得解決中國武器和西方武器的兼容性問題,這可不是小事。
但話又說回來,中國這次主動向哥倫比亞推銷殲-10C,意義可不一般。這是中國在開拓“美國后院”的軍售市場,尤其是殲-10C在印巴空戰里表現這么好,讓很多國家打消了疑慮。以后說不定會有更多國家買中國武器,這對中國擴大全球影響力很有幫助。
哥倫比亞這次面臨的選擇,其實是在省錢和抱美國大腿之間權衡。雖然殲-10C性價比高,但政治風險也大。不過,要是哥倫比亞真能頂住壓力買了殲-10C,那可就開了個先例,說不定會在南美引發連鎖反應。
總的來說,印巴空戰讓殲-10C成了國際軍貿市場的搶手貨,哥倫比亞的采購計劃雖然還沒定,但已經引起了各方關注。中國武器能不能在南美站穩腳跟,就看這一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