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特朗普剛結束中東之行,回程的飛機上就忍不住對中國開炮了,說什么:“中國以前趁著中東國家被美國冷落,在貿易上搶了美國很多機會,這種事以后絕不會再發(fā)生!”
結果話音剛落不到一天,他的態(tài)度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他忽然公開表示:“中美關系非常重要,我希望去中國訪問!”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等來的不是中方熱情的邀約,反倒被直接回敬了一記重拳!
5月18日,中國商務部發(fā)布了一項調查結果,確認從美國、歐盟、臺灣地區(qū)和日本進口的共聚聚甲醛存在傾銷問題。
于是,中國決定對這些地區(qū)的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傾銷稅。
具體稅率是:日本和歐盟的稅率在24.5%到35.5%之間,中國臺灣省的稅率最低,為3.8%,而美國的稅率最高,達到了74.9%。
共聚聚甲醛有著強度高、耐磨損、抗腐蝕這些優(yōu)點,是汽車齒輪、電子元件、醫(yī)療器械等領域的重要材料,堪稱是“現(xiàn)代制造業(yè)的命脈”。
市場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每年需要大約80萬噸共聚聚甲醛這種化工原料,但國內只能生產50萬噸,還有30萬噸的缺口需要從國外進口。
這種原料在工業(yè)生產中用得特別多,意義很大。這次中國采取反傾銷措施,主要是為了保護國內產業(yè),而且理由也完全站得住腳。
一直以來,美國的泰科納公司靠著技術優(yōu)勢和低價傾銷,占據(jù)了中國高端共聚聚甲醛市場的大半江山。
但這種低價傾銷可不是普通的市場競爭,而是一場有目的的“價格戰(zhàn)”——用超低于成本的價格,逼得中國本土企業(yè)活不下去。
到了2023年,中國的共聚聚甲醛產業(yè)被打得夠嗆,國內企業(yè)產能一下子掉了70%,不少工廠不得不裁員,甚至有的直接倒閉。
這次,中國商務部出手了,對美國企業(yè)加了74.9%的反傾銷稅,正好打中了它的痛點。高額關稅讓美國共聚聚甲醛產品的進口成本猛漲,原本的價格優(yōu)勢一下子就沒了。
而且還有人認為,這次對美共聚聚甲醛產品加征74.9%關稅,不僅僅是為了反傾銷,同時也是對美國的一次敲打。
因為特朗普自從在中東談下了近2萬億美元的超級大單之后,就開始有些“蠢蠢欲動”了。
近期,美國再次發(fā)起了“232關稅措施”,對進口汽車、鋼鋁以及藥品發(fā)起了關稅調查,這屬于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的態(tài)度一直很清楚:我們支持公平的多邊貿易體系,主張通過平等、互利的對話來解決貿易問題。
但如果美國不聽勸,還想靠霸權逼中國低頭,那最后只能是自己吃虧,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根據(jù)美國財政部5月16日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到今年3月底,中國又減持了189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目前持有量降到了7654億美元。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美債的大買家,曾經還排在全球第一。不過自從2019年被日本超過后,這幾年中國一直在慢慢減少手里的美債,趨勢很明顯。
其實原因也不復雜,以美國目前對中國的態(tài)度,我們持有太多的美債無疑是一種風險,減持美債也是為了規(guī)避風險。
誰都能看出來,中美之間的較量注定是一場長期的拉鋸戰(zhàn)。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暫時對中國讓了步,并不意味著美國政府會徹底放棄針對中國的行動。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發(fā)展中國家站到中國這邊,美國的那些反華計劃遲早會失敗。畢竟,現(xiàn)在已經不是靠霸權壓人的時代了。
中國的智慧和經驗會在幫助各國發(fā)展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要,而各國追求進步的腳步也不會因為美國的阻撓而停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