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
沱江河畔,紅色血脈奔涌不息。在川南大地,有一片紅色熱土——內江市東興區。這里,是內江市唯一的革命老區,東鄉農民運動的烽火歲月,鑄就了永不褪色的“紅色基因”,而進入新時代,“紅”早已突破色彩的定義,升華為這片土地發展的密碼。
“紅”是傳承。5月16日,經過修繕復原,東鄉農民運動舊址正式對外開放,一張張黑白照片和斑駁的實物,講述著過往歲月,激勵著老區民眾。進入新時代,紅色文旅正在激活沉睡資源,結合鄉村游、研學游,讓紅色故事浸潤人心。
“紅”是希望,夏日的東興區,漫山遍野的夏滿蜜桃綴滿枝頭,郭北西瓜大棚里一片翠綠,一個個渾圓飽滿的果實,在陽光下閃耀著豐收的光芒。這是產業興旺帶來的希望,更是鄉村振興路上的生動寫照。
“紅”是動能。走進內江東興經開區,新材料、食品加工等產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標準廠房內,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紅引擎” 轟鳴作響,為“工業立區、工業強區”注入著源源不斷的動能。
“紅”是交融。老黨員帶頭支持農村面貌改善行動,一個個鄉村舊貌換新顏,紅色黨建引領城市更新,一個個老舊小區重煥生機。城鄉之間,“紅紐帶” 緊密相連,勾勒出一幅城鄉融合發展的新畫卷。
從歷史深處走來,向美好未來進發。當前,內江市東興區正以“服務大局、保持定力,城鄉并進、共同富裕”為總抓手,加快建設成渝地區中部產業強區。即日起,封面新聞將開啟“內江東興‘紅’在哪”專題報道,讓我們循著這片熱土的紅色印記,解碼革命老區破繭成蝶的奮進史詩。
范長江文化旅游園區(資料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