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隨著新疆21個國家站刷新5月氣溫紀錄,新一輪的極端高溫正在向我國襲來。
對此,網上有不少小仙女表示早已“全副武裝”了:口罩、空頂帽、墨鏡、冰袖、長款防曬衣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沒有她們拿不出來的。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防曬衣在我國的市場,那可謂是“供不應求”,早在2023年,其市場規模就已經來到了742億。
瀏覽一下各大品牌所推銷的防曬衣,就會發現他們在賣點描述所下的功夫,真是一個比一個“卷”:玻尿酸面膜防曬衣、驅蚊防曬衣、體感直降5度的木糖醇“神衣”......
那么問題來了,作為國民如此爭相追捧的防曬衣,是真的有“黑科技”,還是說僅是智商稅呢?
防曬衣
瘋狂溢價的防曬衣:賣的不是衣服,而是焦慮感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近些年隨著防曬衣的“功能”越來越豐富,且價格也是越來越高了,有的甚至比用料扎實的羽絨服還貴。
這是小編在電商平臺,搜的防曬衣,其中有不少已經賣到了4位數。
按理說,防曬衣明明用料那么少,其防曬功能也不是什么高難度工藝,又為何賣得如此之貴呢?
其實,這些品牌賣得從來就不只是防曬,還有背后所營造的焦慮感。
4位數防曬衣
先是用一些人被曬黑后的視頻,和遭遇嘲笑的文案,來激起消費者的焦慮感。
然后再上一組對比視頻,看看他們家的衣服效果有多明顯,最后在描述的時候,竭盡所能的給你一種“高數值”的觀感,使你對其產品的功能產生“崇拜”,最后引導你下單。
整套營銷手段簡直行云流水,可我們捫心自問,真相真的有這些商家所推銷的那么夸張嗎?
就拿曬黑來說,只要我們皮膚的表面有衣服遮擋,其實多多少少就已經起到防曬的作用了。
報道
這時可能又會有網友要反駁了:人家可不僅僅是擋陽光,還能擋紫外線呢!紫外線才是讓人變黑的主要因素。
這里小編直接上案例,曾經有一家省紡織測試研究院,就測試了30批次網上的熱門防曬衣,看看其功效是否真的能達到,商家所吹噓的程度。
結果令所有人都“長見識”了,在商家嘴中,號稱“紫外線殺手”的防曬衣,卻有86.7%都不合格!
注意,這里指的可是最基礎的防曬衣指標。
防曬功能不如普通T恤
其中網購的衣服沒有一件是防曬的,而從實體店購買的,則約有60%都不防曬,有的甚至連T恤都不如!
顧客消費了一圈發現:最終竟然是自己最早穿的那件衣服最防曬。
更加細思極恐的是,這些商家連最基礎的防曬功能都保證不了,那么所吹噓的買點真滴能夠做到嗎?
對此,《光明網》也是發表了一篇文章,揭曉了所謂的“黑科技”,其實本質上都是噱頭罷了......
報道
官媒揭穿“防曬衣”:全方位拉胯的“智商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刷到過這種防曬衣,聲稱其面料里,注入了“玻尿酸”成分,能讓你的防曬衣,在抵擋紫外線的同時,能夠像“面膜”一樣呵護你的皮膚,做到全天候保養。
玻尿酸,是醫美或者化妝護膚領域補水、保濕所常用的一種成分,是對皮膚有一些作用,先不論這些商家加沒加,其效果真的有吹的那么神嗎?
你瞅瞅這營銷文案,抵擋紫外線折射率99.98%,40萬億保濕因子,穿多久補水保濕多久,簡直就是“夏天神衣”。
玻尿酸防曬衣
可結果呢?經過檢測,面料里所添加的玻尿酸成分往往極低,還會因為水洗等因素,再次大打折扣,最終跟不加根本沒什么區別。
還有所謂的“木糖醇防曬衣”,在商家的嘴里只要你穿上這款衣服,那基本就與悶熱“無緣”了,體感直接立降5度。
然而,檢測機構測試完衣服后,發現也就初期能感到一些涼意,時間一長和普通防曬衣根本沒區別。
木糖醇防曬衣
除了這些,有些奇葩的商家還給你推出“驅蚊防曬衣”,告訴你這里面可加了有艾草成分或者氯聚酯,讓你出行在玩“百蚊不侵”。
看到這樣的營銷文案,網友們是不是很行動,畢竟夏天蚊蟲多,誰又不想擁有一款既能防曬,又能驅蚊的萬能神衣呢?
可這也是噱頭!
驅蚊防曬衣
據《環球健康》報道,這些衣服根本就不能做到有效防蚊,且只要是長袖的衣服,本就一定程度的防蚊蟲作用,跟商家所鼓吹的賣點,根本就沒什么關系。
更要命的是,據《消費日報網》的報道,如果產品的標簽或者說明書,有提到防蚊驅蚊功能,可是要進行農藥登記。
因此只要是驅蚊,無論是化學成分還是職務源性成分,在我們國家其實都屬于農藥范濤,要有明確的管理說明的。
報道
也就是說,只要商家推出了“驅蚊防曬衣”,那么就該在介紹的時候,向消費者出示農藥登記證號。
如果沒有,那就只有兩種可能:無效或者存在重大健康安全隱患。
試想一下,自己花高價買的“驅蚊防曬衣”,結果因其成分與皮膚長期接觸而過敏了,或者被吸入身體內部,簡直光想想都后背發涼。
因此,小編這里也是真心奉勸一句,真的不要在為這些噱頭,而花大價錢買防曬衣了。
雖然一款產品的定價,往往和公司所使用的材質、設計、品牌效應有關,但一般來講,一件防曬衣的原材料價格真的不會超過一百元(環球網所述)。
拒絕高溢價 ,讓商品回歸它本該的價格,不要讓一個簡單的防曬,成為了各大品牌“割韭菜”的利器。
信源:新京報 2024年7月26日關于“防曬衣是“智商稅”嗎?不要被這些數據騙了!”的報道
信源截圖
通過上面官媒所揭曉的這些內幕,我們會發現其實商家,遠沒有想的如此好心,不僅憑借這些“憑空捏造”的噱頭,大肆提高售價,就連最基礎的防曬功能都不能保證。
捫心自問一下,這些所謂的功效,真的值我們花上千塊錢下單嗎?
防曬沒什么,但千萬不要讓商家的營銷手段,來收割你的情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