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第十次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近日在法國巴黎舉行。對話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與對話法方牽頭人,法國經濟、財政和工業與數字主權部部長隆巴爾共同主持對話。隆巴爾表示,法方高度重視對華關系,愿同中方一道,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法方將進一步為中國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產品。法方將提供更好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中國企業赴法投資展業,推動法中經濟財金領域務實合作取得更多積極成果。
隆巴爾(資料圖)
中美剛剛達成相關協議,法國率先坐不住了。近期,中方高層前往巴黎,與法國財長共同主持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法國態度轉變的原因不難理解。一方面,中方的反傾銷調查讓法國相關產業遭受了不小的沖擊,企業面臨著訂單減少、利潤下滑的困境。另一方面,法國國內業界對政府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要求政府盡快解決與中方的貿易爭端,保障企業的利益。但中方在對話中保持著冷靜和沉穩,因為問題的根源在于歐方在電動汽車關稅問題上的不合理做法。
曾被預期將是一次見證歷史性握手與突破的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卻在最后時刻走向了冷場,中方沒有簽字,法國人手里攥著一份關于取消白蘭地關稅的議題,卻沒能讓中國點頭。法國描繪的藍圖確實很誘人,尤其是白蘭地這一出口代表產品,他們希望中國能夠主動降低關稅,為“法國驕傲”開綠燈,但中方的態度顯然沒有想象中的熱烈,更準確地說,中國從一開始端出的就是一副“理性又冷靜”的姿態,既沒有急于親近,也沒有明確拒絕。
法國總統馬克龍(資料圖)
法國在“電動車關稅”上的自作自受,如今已經引起了國內的連鎖反應。比如當地的一名酒商說到:“現在我們業內,就像被人突然拔掉了氧氣管。”法國的干邑產業非常龐大,在這行業中涉及到4400多個農場,幾乎有8萬個就業崗位。現在法國面臨著產業鏈危機,加上國內行業的施壓,他們只能“被迫”改變態度。3月,法國外長再度訪華,希望可以與中國“建立強有力的伙伴計劃”,但不管他們怎么說,我們就一句話:“先把電動車關稅問題解決了”。
近期,法國央行發布多項經濟預測數據顯示,法國2025年經濟增長將持續放緩,凸顯出在面臨政局動蕩、債務高企、投資萎靡等內憂,以及貿易戰威脅、外部需求疲軟等外患下,法國經濟復蘇進程正面臨再次“啞火”風險,并將陷入“低增長—高債務”的惡性循環。3月,法國央行發布最新預測報告顯示,在外部不確定性形勢持續沖擊投資和出口部門的背景下,2025年法國經濟增速將僅為0.7%。
法國紅酒制造(資料圖)
由于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影響,法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更加艱難的環境,增長動力不足。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稱,第一季度GDP較前三個月增長了0.1%。增長完全得益于庫存增加,而國內需求停滯不前,貿易也帶來了負面影響。總體小幅增長符合分析師的預期,但當前經濟評估尚難反映特朗普關稅影響,因為大部分關稅是在4月2日才宣布的。美國貿易威脅引發的動蕩已迫使法國政府將今年增長預期從0.9%下調至0.7%,并推出更多支出削減以控制預算赤字。
法國政府此前還表示,希望中國和歐盟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建立統一戰線。法方表示,這將能彌補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所造成的損失。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對此表示,中方多次強調,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這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與擔當。中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潔電力供應體系、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并將用全球最短的時間來實現最高的碳排放降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