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每一筆公帑,是有效有為政府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下稱《條例》),與時俱進完善黨政機關經費管理、國內差旅、因公臨時出國(境)、公務接待、公務用車、會議活動、辦公用房、資源節約等規定,強化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責任落實,進一步擰緊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的制度螺栓。
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建設節約型機關,是決策層做出的莊嚴承諾。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就是要通過改革創新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基于權在法下的信念落實依法治國,讓全國人民過上好日子,建立健全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同時,這也有利于各級機關和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嚴禁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防止重大決策失誤造成嚴重浪費,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進而基于正確地做事的原則,真正有效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實現有效市場與有限有為政府的相互助推。
修訂后的《條例》,是一個完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覆蓋范圍之廣、顆粒度之細,極大地收縮了權力的自由裁量空間,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提供系統性、規范性、法治化的制度保障。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在當前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比較多,國內周期性、結構性矛盾交織的形勢下,政府過緊日子,不靡費公帑,體現的是黨政機關與民同甘共苦的堅定決心。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及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雖屬個別現象,但確實不能忽視這些個別現象帶來的極大負面影響,更須警惕這些個別現象背后是否存在“蟑螂定律”。
這要求社會各界正視問題,并科學合理地提供試錯容錯的包容空間,不放過任何一個顯性問題,也不過度夸大問題的嚴重性和傷害性,甚至要警惕和堅決杜絕那種認為揭丑就是破壞形象、折損信用的遮丑避過心態,真正如《條例》開宗明義指出的“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不回避問題,讓黨政機關的行權行為能被有效定義,公開識別,暢通傳導和評價,從而真正有效定量定性何為節約、何為浪費,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打好基礎。
如果說定義何為節約、何為浪費等是基本前提,《條例》第二章明晰的財政預算管理、政府會計制度、公務卡制度及政府采購制度等改革,將為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提供場景化跟蹤系統、信息傳遞和交易機制以及評價分析工具。
這些機制和工具一旦有效落地,將有助于素描出黨政機關行權的信息流、資金流、任務流、人流、物流和控制流,使黨政機關的行權具有可追溯性,構建起基于危害分析與關鍵點控制的識別和規范系統,提高政府不靡費公帑的能力。
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成為真正具有約束力的可信、可行承諾,《條例》在第九章的宣傳教育和第十章的監督追責,做了全面系統的自約束。
強化內部監管,將有助于從治理機制角度壓實黨政機關不靡費公帑的職責。當然,如可適度引入外部監督和約束,提高群眾參與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行動的渠道暢通度和便利性,形成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的監督力量,不僅有助于降低個別靡費公帑的發現成本,還能提高監督追責的威懾力和權威性。
建設節約型機關,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是決策層發出的莊嚴承諾,這需要廣泛的宣傳教育入耳潤心,更需要俯下身段把更多監督評判賦權給社會,讓從嚴的自律與公開透明的社會監督水乳交融,才能形成上下互動的信念和行動共識,凝聚起全社會的力量攻堅克難,完成偉大民族復興事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