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鹽城5月19日電(顧名篩 裴柳)19日,位于黃海之濱的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黃尖鎮興農村的潮間帶藝術村里熱鬧非凡。國內外藝術家們帶來的“潮聲漱玉·詩墨題箋”詩詞書法展及“藝術共潮生”一條創作展在由民居改造的錦龍堂集中開展;門前的非遺市集上,發繡、木雕、瓷刻等展位前人頭攢動;不遠處的麥田里,藝術家們以濕地生態、鄉村風貌和民俗文化為靈感,創作的麥田雕塑吸引四鄉八鄰群眾的目光。
活動現場。鹽城市委宣傳部 供圖
當日,由鹽城市委宣傳部、鹽城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鹽城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茉莉花開·鹽藝直達”行動暨“潮間帶藝術村×一條藝術”主題創作活動在這里啟航。
“茉莉花開·鹽藝直達”行動旨在建立健全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逐步構建覆蓋全域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切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參與度、滿意度和普惠性。行動通過“五個一”文化服務體系,即“一臺好戲”惠民劇場、“一墻美展”流動畫廊、“一堂匠藝”名家課堂、“一城記憶”非遺直達、“一室書香”閱動鄉間,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真正實現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的精準要求,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啟動儀式現場發布了鹽城市“11+N”試點地區網絡,覆蓋全市11個示范性村(社區)及企業、商圈、景區、街區、劇場等N處文化集聚載體,常態化開展“五個一”系列活動。
“鹽城市優質文化資源項目庫”集中發布,涵蓋舞臺表演類、展覽類、講座輔導類等優質文化資源144項,進一步推動優質文藝演出、優秀作品展覽、優質培訓輔導等向試點地區和文化集中點下沉,同時建立“文化直達精準送”體系,實現“菜單式”按需供給與“訂單式”精準配送有機結合,進而將更多優質文化資源送到群眾身邊。
鹽城市文藝名家與鎮村結對授牌儀式。鹽城市委宣傳部 供圖
現場還舉行了鹽城市文藝名家與鎮村結對授牌儀式、鹽城市文藝志愿者與基層文藝社團助力儀式。文藝志愿者和文藝名家與基層結對,每月定期駐扎,將高質量文化服務直接輸送到“11+N”試點地區的基層文化陣地,標志著鹽城“市-縣-鎮-村”四級文藝助力體系正式落地,讓文化人才隊伍的充實與優化,成為撬動基層文化資源供給升級的有力杠桿。
唯美群舞、原創歌曲、新編淮歌……活動現場,精彩節目輪番上演。“參加這樣的活動,就是要把最優秀的節目最直接地呈現給觀眾。”參與現場演出的鹽城市歌舞劇院青年演員王露表示,“接下來,我們會不斷創新演出形式與內容,擴大文化服務范圍,為推動基層文化發展繼續貢獻力量”。
非遺市集。鹽城市委宣傳部 供圖
活動現場,“一條&潮間帶藝術村”工藝美術共創工坊正式揭牌。該項目依托潮間帶藝術村獨具特色的生態資源和文化底蘊,持續打造與國內外藝術家開展藝術與自然、文化與生態深度對話的平臺,實現藝術資源賦能美麗鄉村建設。
來自上海的藝術家劉富生在潮間帶藝術村的田間創作了《潮間聽風》,作品以黃尖潮間帶的晝夜交替為靈感,用紅藍雙色譜寫風的篇章。“這幅作品表達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通過風的靈動把大美天界的感覺表達出來。”劉富生說。
“家門口”的優質文化資源給基層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黃尖鎮新洋港居委會居民徐振文說,“把這么多好的藝術資源送到基層,有歌舞表演、書畫展、名師講堂等,特別實在,真是想到群眾的心坎里了。”
據了解,下一步,鹽城將持續健全優化組織推進機制和全程跟蹤機制,確保“茉莉花開·鹽藝直達”行動在基層取得實效,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藝術動能。(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